財經
2023-11-17 04:30:38
日報

WeWork破產只為賴債

分享:
WeWork

共享辦公室公司WeWork上周申請破產保護,涉及美國和加拿大業務。(資料圖片)

共享辦公室公司WeWork(OTC:WEWKQ)於上周申請破產保護,涉及美國和加拿大業務,其他地方如內地和印度,兩者均是獨立營運,前者的控制權已於2020年出售予當時的合作方,現在只持股19.7%;後者的控制權則由合作方擁有,目前只持股27.5%。要強調一下,WeWork是申請破產保護,並非宣布破產,兩者是不同的。

首先,宣布破產是按照美國破產法第7章將公司清盤,目的是要把資產變賣來還債,近乎將公司判死刑。反觀破產保護是根據破產法第11章進行,旨在保護公司暫時免受債主追數之苦,允許公司維持日常營運之餘,還給予重組債務的機會。若然重組成功就不需要清盤,成功例子包括2020年爆出財報造假的瑞幸咖啡(OTC:LKNCY),其他知名企業如通用汽車(NYSE:GM)、油公司Texaco以及Marvel Entertainment等都是通過此法避免清盤得以翻身。

WeWork還有生存希望嗎?那要先看看其財政狀況。截至今年6月底,WeWork的總資產有150.63億(美元,下同),但總債務卻有186.56億元,代表資不抵債。在總債務中,金額最大的是租賃負債,即是與業主們簽訂租約後需要承擔的財務責任,金額有141.63億元。看起來WeWork還不起吧?不過,這次申請破產保護,目的就是要為這些財務責任「賴帳」,因為美國破產法給予債務人談判籌碼,WeWork可以趁機放棄一些租約而不需承擔責任。根據報道,WeWork已計劃在破產初期終止69份租約,涉及的都是處於非營運狀態地點。此外,隨後還會陸續與400位業主進行談判。於今年上半年,WeWork的租務開支佔收入高達86%,若能談判成功,將債務減少以及降低租金水平,就有望提升獲利能力,名副其實的輸打贏要。

adblk7
adblk8

債務次高的是長期債務,截至今年6月底有291億元。其實這項債務已經過重組,WeWork於今年4月成功將2025年的優先債轉換成息率較低並於2027年到期的有限留置權債券。由此可見,是次WeWork申請破產保護,情況並非十分惡劣,實際上只是耍手段賴債而已。

話雖如此,就算重組成功能避過破產一劫,其商業模式能否為賺錢是一個大問題。WeWork目前的營運模式其實只是「二房東」,即是先購置或租入辦公室物業,裝修並加入各項設施讓物業增值,然後租給用戶從中賺取差價。為吸引租客,好些設施都略為誇張,例如健身房、攀石牆、游泳池等,日常維護並不便宜。況且,新冠疫情改變了人們工作習慣,現在普遍接受在家工作,令辦公室需求放緩,WeWork的生意前景有幾差可想而知。

於今年6月底,WeWork的出租率只有72%,雖然回到疫情前水平,但仍未能取得盈利。於今年上半年,公司錄得6.96億元虧損,連戲稱為假盈利的EBITDA也是負數,金額為6,500萬元。

是次申請破產保護是苟延殘存還是浴火重生,還需留待時間驗證,但肯定為孫正義的敗筆多加一筆。   

adblk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