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自古同屬嶺南地區,歷史文化一脈相承。繼2022年在香港舉行首屆大灣區文化遺產論壇後,上星期在澳門一連兩日(10月31日至11月1 日)舉行第二屆論壇;論壇成果豐碩,進一步加強三地於在考古及歷史建築方面文化遺產的合作。
在2022年於香港舉行的首屆論壇上,三地簽署《關於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考古及文物建築交流與合作意向書》。《合作意向書》簽署後,三地在香港已經攜手舉辦了兩個展覽。我們在策展時,精選香港的文物,與來自廣東和澳門的文物進行對比,讓文物對話。這種特別的策展方式,深受市民大眾歡迎。在今屆論壇,三地的合作又迎來一個重要里程碑,啓動了三地在過去兩年攜手籌劃的首條「粵港澳大灣區文物主題遊徑」,這條跨越三地的遊徑以教育類建築為主題,涵蓋三地共98項歷史建築,突顯嶺南地區重視教育,也反映三地在歷史及發展上的緊密關聯,我會在下期文章詳細向大家介紹。
這次論壇聚焦「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的融通與共享」,多位來自北京、粵港澳大灣區、英國、葡萄牙等地的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先後發表專題研究成果和演講。香港邀請了六位講者於論壇發言,包括我、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教授、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許焯權教授、英國紐卡素大學麥考德景觀中心研究員范旼澔博士(Dr Mick Atha, Research Associate, McCord Centre for Landscape, Newcastle University, UK) ,以及我兩位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的同事,從六個專題與大家分享香港的文化遺產,它們與大灣區文化遺產的關聯與傳承、活化歷史建築和海上絲綢之路等。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和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一共有21位委員,專程往澳門出席論壇、與專家深入交流和參觀澳門最新的活化歷史建築項目。
英國紐卡素大學的范旼澔博士亦在論壇上公布了一項令人鼓舞的研究結果。過去兩年,范博士和其團隊與古蹟辦合作進行跨學科研究,利用地理資訊系統的遙感數據,探尋香港古代高山地區的考古遺跡和研究高地石砌梯田。團隊確認位於新界中部大帽山和草山約2500公頃土地,與大嶼山彌勒山約800公頃土地的高地石砌梯田,研究指出兩處梯田屬不同設計︰前者排列工整,依山勢傾斜組成;而大嶼山的梯田則廣泛分佈,是一組組不規則依等高線平整而建的平頂梯田。
研究團隊從田野採集16個梯田樣本,以光釋光進行剖析及測年(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profiling and dating),分別檢測出11組測年數據,顯示草山的梯田可能建於宋至清代;大帽山的梯田則建於元代至明初,有可能與清康熙《新安縣志》記載大帽山上種雲霧茶有關;彌勒山多組數據主要屬於明代,但其中一組追溯至唐代,反映香港先民於唐代可能已在高地以梯田模式耕作。研究結果令人鼓舞,對了解香港歷史和考古遺址意義重大。
另一方面,在論壇期間,大會安排我們參觀最新的歷史建築活化項目,包括媽閣塘片區、氹仔益隆炮竹廠等,了解澳門特區政府與博企合作推動歷史片區的活化和推廣、與周邊文化資源和世遺歷史城區的結合等。這次論壇,大家收獲甚豐。
我們期待未來與廣東及澳門就考古及歷史建築保育方面繼續深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