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5-11-05 13:00:00

「法治」和「餐蛋治」

分享:

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最近把經過醃製、煙燻和防腐處理的加工肉製品,確認為「致癌物」,與香煙及石棉並列同級。偏偏很多人都在社交網絡發表文章,紛紛表達對腿通、腸仔煎雙蛋的支持,盡訴對茶餐廳的情意結。

茶記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西方飲食文化透過殖民統治傳入,當上一代香港人還不甚富庶,普羅大眾未能負擔西餐廳的高昂消費時,香港人便靈活變通,以低廉價格提供大眾化的「鋸扒」機會,茶餐廳應運而生。隨時代變遷,香港人生活拼搏,吃飯時間盡量壓縮,不僅吃得快,煮的更要快,餐廳為應付在25秒內出一碟飯,便造就了一系列即食食材的普及,令其大行其道。

常聞道香港人有身分危機。不僅是一般普世價值,就連一切既有生活方式,皆被認定為「核心價值」,但凡現有的一切將要「被改變」,都會觸動神經。當世衛的警告,突顯了一個怪現象:「餐蛋治」原來和「法治」同樣為香港人所重視,一樣會有人挺身出來捍衛。

加工肉製品不僅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更是急速生活節奏的標記。但過份依賴防腐加工食品,以達至省時的目的,卻只會是飲鴆止渴。成年人有自由意志,須承擔不同生活方式帶來的後果。但新生代於這個充滿污染的末世,卻沒有選擇的餘地。要我們的下一代健康成長,除了自由的空氣,社會更需要反思這種即食文化帶來的影響吧。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