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預繳月費逾70美元的健身中心會員平均每月只到中心4.3次,即平均每次花費17美元,比非會員逐次收費10美元高70%!
這邊廂,有38年歷史的健身中心舒適堡突然「暫時結業」;那邊廂,2018年才創立的24/7 Fitness短短幾年間逆市發展成全港最多分店連鎖健身品牌。這邊廂,平均涉及34,700港元的1,725宗消委會投訴當中,最高金額的一宗舒適堡苦主個案竟高達1,817,600港元;那邊廂,每月僅520港元的最長12個月健身會籍,首個本土品牌通宵營業的24/7,採用零預繳按月收費模式。從1,817,600港元到520港元,健身24/7的消費降級難道比食兩餸飯來得還要早?
是的,選址不求旺區舖王和採用自動化自助服務一直是24/7的商業策略,因此租金平人手少從來亦是他們的成本結構。有傳媒擔心通宵營業的連鎖健身中心過度擴張,卻不知道急速發展背後的經濟邏輯正正就是結構性低成本。加上零預繳按月收費模式,再過度的擴張亦不會製造出百萬元苦主。
十多年前,一篇名為《Paying Not Go to the Gym》的經濟研究發現,預繳月費的健身中心會員其實可以透過逐次付款大大減省開支。行家普遍把這「非理性現象」解讀為月費會員高估了自己對健美身體的追求決心。我的看法卻剛好相反:正正是月費會員知道自己對健美身體的追求缺乏堅持,不預繳的話他們到健身中心的次數只會更少。十多年後,剛冒起的香港24/7碰上百年一遇的的新冠疫情。3年過後,我們不但意識到運動才是最有效的不老藥,更多年輕人加入斜槓一族亦增加了靈活彈性健身的需求。加上財富大跌,消費降級或追求性價比在所難免。私人訓練的需求依舊存在,但今天更多更注重投資個人健康的都可以從互聯網上增加健身知識,因此市場上向預繳說不的精明消費者亦愈來愈多。更準確的消費改變,其實是不同行業都出現了小蠻腰現象,即高檔次層面的需求略跌或不變,中層的大跌,低層的可以不變甚至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