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肝癌療法LRT國際研究:12%現併發
同一研究指出,目前最常用醫治肝癌的定向肝臟局部區域療法(Liver-directed Locoregional Therapies)併發症率超過12%。
虛假資訊要反駁,文不對題呢?一股反駁風氣近年蔓延至醫護界。我曾在本欄寫過《醫肝癌,有得揀?》等一系列文章介紹最新非侵入方式的「超聲組織碎化」(Histotripsy)醫療技術,並替兩部李嘉誠基金會捐給港大及中大的「治癌神器」,因監管機構「需要非常小心謹慎處理」而要從公立醫院搬到私家醫院感到可惜。如何反駁?《治肝癌機Histotripsy國際研究:5%現併發》近日成為頭條標題,「5%現併發」是以數據反駁質疑「需要非常小心謹慎處理」的意見吧?
傳媒罕有地緊貼最新國際研究是值得讚賞的。這篇名為《The first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with histotripsy: a safety analysis of 230 cases》的學術文章,剛發表便吸引到傳媒的頭條報道,並以「5%現併發」為標題吸引讀者的關注,如何解讀「5%現併發」?經濟學提醒我們,選擇就要比較,接受最新「超聲組織碎化」治療的病人有「5%現併發」風險,接受傳統療法的又怎樣?報道竟沒有提及,這個重要資訊引用的文章其實是有討論的,透過人工智能翻譯成中文如下:「文獻顯示,肝癌任何形式LRT後30天內的死亡率和總體併發症的匯總發生率分別>2%和>12%。報道的4種常見方法(經動脈栓塞TAE、經動脈化學栓塞TACE、經動脈放射栓塞TARE和消融術)後的併發症包括栓塞後綜合症、肝膿腫、肝膽瘺、出血和肝衰竭。在本研究中,我們未觀察到這些併發症的任何證據,這表明組織碎解術具有潛在優勢。」
原來,常用的定向肝臟局部區域療法(LRT)的總體併發症的匯總發生率超過12%,而且這些併發症一般比超聲組織碎化治療的還要嚴重。更傳統的外科手術治療呢?相關報道訪問了港大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平:「Histotripsy確實為部分不適合現有療法的病人提供多一個選擇,舉例射頻消融不適合治療臨近膽管的腫瘤,但Histotripsy需全身麻醉,且治療時間亦較射頻消融長,而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仍是最好、最徹底、最標準的治療。」強調「安全性高不等於沒有併發症」,外科醫生卻沒有討論外科手術可能導致的併發症。至於外科手術治肝癌今天仍是「最好、最徹底、最標準的治療」嗎?根據被引述的研究,LRT才是今天的標準治療。我熟悉的經濟學邏輯會這樣反駁,除非利益團體透過政治手段干預監管,凡市場長期存在的選擇都必有其商業價值,否則「最好、最徹底、最標準的治療」為甚麼不壟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