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相信不少人耳熟能詳,但原來約一半抑鬱症患者在接受一般藥物治療後,情緒雖有提升,但仍有欠缺生活動力、出現睡眠問題等症狀。這種被稱為「頑治抑鬱」的棘手個案,只要採取「加強治療」的方案,就能更有效改善病情。
![](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46881526_vT.jpg?itok=FPOfCRms×tamp=1739055257)
「頑治抑鬱」所指的是,不論病情輕度或嚴重,患者服用一種抗抑鬱藥物約半年後,病徵仍未有明顯改善。與一般抑鬱症的分別是在於患者對治療藥物的不同反應,所以並非嚴重抑鬱症患者的專利。
選擇性血清素重攝取抑制劑 (SSRIs)及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重攝取抑制劑 (SNRIs)有助患者控制抑鬱病徵,但如採用單一種抗抑鬱藥物後,療效仍未如理想,醫生會轉換不同類別的藥物,甚至或會在抗抑鬱藥之上,再加入非典型抗抑鬱藥如多巴胺系統調節劑,同一時間調節腦內不同傳導物質,即「加強療法」,能有效進一步改善病情。
個別頑治抑鬱患者在採用加強療法快至3至4星期後,已出現明顯改善。若有需要,醫生會考慮再加入情緒穩定劑如鋰劑,提升療效。
不過,即使疑似患有頑治抑鬱,部分患者未必是藥物效能不足,而是出現副作用,或因心理障礙而未有依時用藥。若有上述情況出現,應向醫生提出調整用藥方法及接受心理治療,學習調節生活,或多做運動以幫助減輕壓力。
精神健康基金會客席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