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並非專襲年老人。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近公布了最新的本港癌症統計數字,於2021年,本港癌症新症數字已達每年逾38,000宗,死亡個案每年逾15,000,新增個案較前年增加了12.5%;報告亦提及年齡45至49歲,正在「事業黃金期」的群組中,癌症發病率亦見提升。
隨著大眾對於預防癌症的意識愈來愈高,確診新症,以至年輕個案也有機會增加。不過,數字終歸數字,每個確診數字的背後,卻位位都是有血有肉,奮戰抗癌的人,他們在抗癌路上的需要也值得關注。筆者就曾接觸過幾位由25歲至35歲不等的年輕癌症康復者,有的是工作期間突然暈倒,送院後確診腦腫瘤;也有的是和親友行山遠足時感到不適氣促,輾轉確診患上肺癌。他們對於確診經歷都大感意外和晴天霹靂,而對比較年長的癌症患者,他們對兩方面更加擔心:作為家庭經濟支柱,他們擔心把工作暫停進行治療會影響家庭的經濟狀況;其次便是治療完成後如何重投職場。曾有一位從前從事保險業的病友說過,完成治療後擔心工作效率下降,因而被逼放棄自己的故業。
香港防癌會近年處理的個案中,年輕患者的個案也愈來愈多。從前抗癌的工作多集中在年紀較大的對象身上,然而倡導防癌抗癌這一使命之對象,不能再停留在中、老年人。近年本會積極走進本地校園,除了推廣健康飲食習慣,戒除煙酒等健康訊息外,於本年度更特別為學童接種預防子宮頸癌的HPV疫苗,以貫徹倡導從小預防的使命,務求「防癌從小做起」。
事實上,本會以及坊間不少組織均提供病者互助平台,當中亦包括各種癌症的藥物資助計劃等資源幫助患者。年輕的患者不要因為「癌症只是年長才會有」這種謬誤而羞於求助,尋找認可的非牟利機構,提供適切的癌症輔導,以及康復後的存活照顧支援,抗癌之路會更易走。
作者為香港防癌會助理教育經理歐陽民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