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0-12-10 12:30:00

為告別規劃

分享:
72歲的袁婆婆不忌諱談生死,甚至希望日後能成為「無言老師」。

72歲的袁婆婆不忌諱談生死,甚至希望日後能成為「無言老師」。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對生死有獨特的觀點:人是向死而生。的確,誰能倖免於進入死亡這個終站?然而,多少人有勇氣直視死亡?尤其中國人社會,當談到死亡總有點忌諱。近年生死教育漸漸普及,不少人開始願意和身邊人討論,有些長者更豁達得向子女交代死後殯葬安排,就像靈實長者地區服務中心一位72歲義工袁婆婆,她既有這份勇氣,也不忌諱談論死亡,還希望將來捐贈遺體予大學作研究,回饋社會,令身體最後繼續成為有用之軀。

談到豁達的胸懷,袁婆婆說是得力自過去4至5年的義工經驗,期間她與不同的人接觸多了,因而學懂了解別人的需要並產生同理心。她說:「既然大學需要遺體作教學研究之用,點解唔畀人哋?幫人等於幫自己!施比受更有福呢!」她更將此比喻作環保和廢物重用,這舉重若輕的態度展現了其人生智慧。袁婆婆還早已把這心願告知四名子女,希望他們日後不用為此過份操心,而婆婆更感恩自己的意願受尊重,促使她勇敢踏出這一步。由此可見,死亡並不是個人的問題,若能就此跟親人好好溝通,或可令彼此不會遺憾。

adblk6

袁婆婆跟一班長者早前參加了生死教育講座,當日由資深遺體修復師、香港生死學協會創會會長伍桂麟主講,他分享了日本紓緩醫療專家大津秀一所收集的資料,從中感受千位臨終者的心願和憾事。筆者後來上網翻閱有關資料,看到「沒有計劃自己的葬禮」在25個遺憾之中排12。大家有勇氣像袁婆婆般預先為告別做好規劃嗎?

筆者︰基督教靈實協會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