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在翻風落雨的時候,都會感到關節痛。所以我們都稱關節痛為風濕病。從中醫角度看,風濕病是由於風和濕積聚過多而導致的。從科學角度分析,關節腫痛可能是由於溫度、濕度和氣壓的變化所致。其實,很多有不同關節毛病的病人,也會在翻風落雨的時候感到關節病徵加劇。所以,大部分會導致關節痛的疾病,都泛指為風濕病。一般人提到的風濕病,都與退化性關節有關。而在醫學上,風濕病科是內科的一個分支,主要包括自身免疫系統病、退化性關節炎、結晶關節炎等二百多種不同病症。而當中較為常見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由於免疫系統出現失調,攻擊自己的關節和軟組織,導致紅腫痛熱等發炎病徵。患者主要會感到手腕和手指關節發炎,通常是左右兩隻手同時平衡受到影響,大部分患者會伴隨晨僵,亦即是手指關節在早上起床後感到僵硬,活動後會得到改善。當然,身體其他關節亦可能會受到影響,例如手肘、肩膊、膝蓋和腳趾等。雖然,退化性關節炎也會影響手指,但一般以手指末端關節影響較多,而且較少平衡影響左右兩隻手,晨僵情況不常見。如果患者有以上關節發炎的病徵,應盡早讓醫生檢查,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