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數星期內,本港新冠肺炎COVID-19 的確診個案大大減少,不少市民會因此而增加外出。然而,世界各地疫情仍未完全受控,市民切勿掉以輕心,仍須努力做好各項防疫措施。
由於早前有研究指出,帶有新冠肺炎病毒的飛沫可經由眼部結膜傳染,而有部分確診病人亦有結膜炎(俗稱紅眼症)的症狀,眼部的防疫措施亦不可忽視。除了戴口罩及避免接觸眼和面部以外,護目鏡或一般眼鏡亦有助阻擋飛沫進入眼部。由於病毒有可能依附在護目鏡或眼鏡上,建議每天都要用稀釋梘水徹底清洗。清洗眼鏡時,水温不宜太高,亦不宜用酒精擦拭眼鏡,以免破壞鏡片表面的一些防反光鍍膜。另外,市面上有部分運動防護眼鏡的鏡片可能有防霧透氣孔,因此未必能夠有效地阻擋飛沫進入眼部。
此外,結膜炎的成因繁多,不一定是因病毒引起。市民一旦發現自己出現結膜炎病徵,如眼睛紅腫、刺痛、痕癢及多分泌物,亦不用過分擔心自己感染新冠病毒。結膜炎是常見的眼疾,一般可分為病毒性、細菌性和過敏性。過敏性結膜炎一般會比較多痕癢徵狀,是由於接觸到一些如塵蟎或花粉的致敏原引起,然而間中也不容易單靠病徵去分辨結膜炎或紅眼的各種成因,建議盡早找眼科醫生求醫及作檢查。
作者為眼科專科醫生李志康

部分運動防護眼鏡有透氣穿孔,未必有效發揮防疫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