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多種穴位保健方法可以調理失眠,常見的包括穴位按摩、真空拔罐和刮痧等。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簡單易行的失眠穴位保健方法。
主穴可選用百會、安眠、風池穴等,取坐位或臥位,先用單手的拇指用力按壓百會穴,以有輕微疼痛感為好;再用拇指與食指、中指相對,一緊一鬆捏住頸後肌肉近髮際的風池、安眠穴處,以頸部感痠脹為度。若症見急躁易怒,焦慮不安,目赤口苦等,可加用行間、太衝穴。若症見神疲困乏,面色少華,心悸健忘,納少便溏等虛證者,可加用三陰交、足三里;症見五心煩熱,腰痠腿軟,陽萎遺精或月經失調等虛證者,可加用太衝、太溪穴。方法:取坐位,先用拇指做環狀的順時針按揉各穴約1分鐘,然後逆時針按揉約1分鐘,以局部感到痠脹為佳。穴位按摩適宜在睡前進行,在按摩時,應該專注於按壓穴位的感受,避免分心於外部刺激,例如手機、電視或報紙等。這樣做有利於引導注意力集中於身體感受,進而達到身心放鬆的目的,從而更好地入睡。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策劃了以中醫藥改善睡眠及情緒健康的賽馬會杏林「心」間計劃。本計劃為合資格人士免費提供中醫診症服務,治療睡眠及情緒問題帶來的身心症狀,重建身心和諧,詳情請留意浸大中醫最新消息。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助理講師周可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