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5-08-03 06:55:00

肛門瘻管

分享:

「肛門瘻管」又稱「肛瘺」或「肛瘻」,是繼痔瘡後最常見的肛門疾病之一。此症的主要成因為肛門腺體受感染、發炎及含膿,當膿液及炎症被肛門括約肌收縮而壓迫,膿液及炎症便會向外、向下或向多方擴散,最後會形成一條(常見)或多條(較少)貫通肛門內外的膿瘡及瘻管。瘻管「內口」常位於肛管鋸齒線上,而「外口」則會穿破到肛周皮膚或在肛周膿腫內(竇)。絕大部分瘻管為低位肛瘻。瘻管如果繞過肛門括約肌高位後才往肛周表皮外成出口,這些瘻管稱為高位肛瘻。

 

肛瘻的常見徵狀,包括不時感到肛周皮膚有硬塊及疼痛紅腫、肛周硬塊時大時細,肛周硬塊亦可能會持續分泌膿液甚至出血等,令患者衣物受沾污。肛瘻第一次發生可能只表現成肛周膿腫,多個出口及復發性的肛瘻需考慮磁力共振掃描及大腸內視鏡檢查。

 

患上低位肛瘻,外科醫生可透過「肛門瘻管切開及刮除/切除術」處理。手術原理是找尋肛門周圍皮膚上的外部開口,將探針/雙氧水從外出口沿著瘻管管道放入,找出瘻管的內部開口,將整個瘻管管道切開及刮除或切除;手術中,醫生會盡力保留肛門外括約肌,以防止術後大便失禁的後遺症;內括約肌需要時可切割並不會引致失禁。

adblk6

 

作者為外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