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9-12-27 04:30:00
日報

被誤會好轉跡象

分享:

有沒有聽過黎明前的一刻,天空會顯得特別黑?這種形容環境變化的方法,多少帶點哲學味。不過,我們發覺這句說話,也可套用於一些病症的康復過程:有些病徵在病症的康復期反而短時間內加劇,但其實是病情好轉的一部分。

大家要明白,病徵只是疾病向外的表現。病徵或與真正病情無正比例的關係,因為如何理解病徵是主觀的。以下有幾個常見被人誤會的「好轉病徵」,讓大家理解一下。
 

1. 鼻涕愈來愈濃和變綠
如屬初期,可能代表不太好的現象。但如果在病的後期,很可能是好轉跡象。因為綠色只是分泌物中的水分減少,而且白血球比例增加,才令顏色加深。並非因為病情嚴重了或細菌感染的後果。當然如何評定是由醫生作主。

2. 氣管炎後期咳嗽增加
病人在氣管炎康復期,氣喘有所改善和減少不適時,有時父母卻投訴孩子的咳嗽反而增加。其實當氣管放鬆時,痰反而較容易透過咳嗽被排出。所以,咳嗽聽起來比較「鬆」和孩子不太辛苦的樣子。故此,只要醫生聽過肺部在改善中,這個期間的咳嗽多了是好事。

3. 服食退燒藥後出汗
這個情況不時都會見到,父母多會擔心是藥效太猛所致,這其實不然。根據觀察,大部分有退燒功能的藥物都會有調節副交感神經的功能,所以,在退燒的同時,也會有發汗的反應。

4. 在感冒初期嘔吐
孩子一嘔吐,父母便緊張起來。不過,嘔吐後,孩子可能變得輕鬆。原因在生病時,身體會馬上處於緊急狀態去集中火力復原。胃中的食物只是身體的負累,所以嘔出來是好事。當然如果嘔吐持續,就是另一個故事。

以上的例子,並不是叫我們甚麼病徵也不用處理和用藥。只是提示大家用藥與否可由醫生決定,不可太多主觀感覺。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