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4-07-26 12:30:00

論「知足」與「不思進取」(二)

分享:
中醫

一位行醫者,要說他是知足,還是不思進取;是積極有目標有追求,還是貪婪了,不論是知識追求上,開診接診病人數量上,求診病種上,或是金錢利益上,行醫者比起金融界人士,比起市民大眾,更需要思考關於「足夠」的議題。

每個人對於「足夠」的定義亦有所不同,無分對錯。
再說「病人數量」,
每位醫者,心底裡都會有種「被需要」的念,這是最正常不過。希望患者需要自己,希望能夠幫助到受疾病苦患的人,希望幫助到他們的會是自己,就是一種「拯救者」的心態。
「不做被害者,不做加害者,不做拯救者」,這是我師傅經常提到的。頭兩句容易理解,至於第三句,為何不應成為一位拯救者。經過這幾年的親身經歷,我個人理解到的,每個人可以有拯救者的行為,但不應有成為拯救者的心態。

甚麼意思?如果你拯救別人的原因,是期望被需要,期望受到讚賞表揚,拯救者依賴被救者的感謝而生,通過被渴望,被需要的感覺,才能建立起自我定位,自尊心和人生意義,這種屬於有條件自尊,很危險,很容易垮下來,更會使拯救者一蹶不振。

(這裡先說醫者)一但患者不再看診,而看就在你旁邊的醫生,你就會感到不滿,覺得不再被需要,更會出現分別心,與同行惡性比較,比較病人數量,抱怨為何患者找他不找自己。

adblk7

另一種情況,如果醫者為拯救者心態,當患者數量超出個人負荷,會有兩種情況︰

adblk8
  1. 無限延長開診時間,增加可接診患者數,犧牲生活其他範疇如家人、朋友、伴侶、自己的休息時間。
  2. 將每個症接診時間縮短,以增加可接診患者數。每位患者可看診時間就可縮短一半甚或更短。

前者視乎醫者體力,能力,以及生活各方面的優次排序。如果醫者認為患者優先,體力亦可支撐,其實問題不大。只是選擇前者的,日積月累下,醫者體力總會有下降的一天,接診亦會比從前更吃力,還有就是,醫者要承受除著時間流逝,他們的生活最終會窮得只剩下診症室和工作,朋友漸遠去,伴侶(子女)抱怨,親人老去或離世。
後者,並不一定代表診證質素會下降,但醫者神經肯定會繃緊,長久精神壓力,亦會影響行醫狀態,並不健康。

不做拯救者,當患者數量超出個人負荷,如果是因為「想做拯救者,想被需要」的心態,而堅持要接診每個病人,這樣的醫者更要警覺一點「It must not be you to save」,「不一定要由你去拯救」痛苦的人需要被拯救,但你不是唯一的拯救者。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胡凱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