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仍然記得,自己或是子女第一天踏進幼稚園時,與父母短暫分離的畫面。但當小孩子從這起跑線開始,在金巴倫道或森麻實道上奔跑,便少不免會在骨骼成型前,偶爾感到後跟痛,甚至患上跟骨炎。
跟骨骨骺炎(Sever’s disease),是一種源自跟骨生長板的炎症。此生長板位於跟腱(阿基里斯腱)連接跟骨的位置,是跟骨賴以成長的軟骨組織。此跟骨炎是學童階段裡,最常見的跟骨痛症,病發年齡介乎8至15歲。當跟骨生長板仍未閉合,學童卻在課外活動裡爭取加入校隊;在過度的運動操練下,尤其是需要跑和跳的運動(例如是田徑、球類或跳舞等),便會使跟腱經常拉扯生長板,從而產生炎症。
兒童患者通常會在運動後,感到腳跟單側或雙側疼痛。痛楚或會促使他們用腳尖行路,以減少跟骨與地面接觸。除了跟部有壓痛外,臨床檢查或會發現跟腱和小腿肌肉過緊,使生長板承受額外張力。至於X光檢查,可排除其他痛症成因,包括運動操練引致的應力性骨折,和細菌感染引發的跟骨骨髓炎。然而X光下尚未閉合的生長板,或會有家長誤以為是骨折裂痕,將跟骨分為「大跟骨」和「細跟骨」(骨骺),正如坐落在九龍塘的名幼般設有分部校舍。
治療跟骨炎的目標為急性止痛和預防復發,方法包括物理治療、非類固醇消炎藥、跟腱伸展運動、配上鞋墊和減少運動量等。隨著骨骼成型而生長板閉合,跟骨炎亦會像告別校園般寫在紀念冊上。受移民潮及出生率下降所影響,將來跟骨炎的本地個案或許會逐年減少。
生長板的閉合,既是學童骨骼成型、長大成人的里程碑,也象徵著一種不可逆轉的融合,令跟骨炎,和跟不上(或不願跟隨)時代變遷步伐的事物,在一體化的過程中黯然消逝。
作者為骨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