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者足部護理(三):水腫
腳部不是內臟,但能夠反映內臟情況。腳水腫可以說是最著名的病變,許些器官出現問題時,都有可能令過多水分聚於腳部。
水分佔我們整個身體六成質量,除了在血管裡循環之外,也在身體皮膚以內的結構中存在。不少內臟病變例如心臟、肝和腎臟等,都會影響到水分循環的效能,而由於地心吸力令水向低流,因此腳部便成為水分的匯聚處而形成腳腫。
檢查水分積聚的腳腫有個最常用而便捷的方法,就是用手指頭按壓看看會否形成壓痕。我們通常會選擇一些骨位:包括前掌、腳眼和小腿前內側,壓痕會出現得比較明顯。
單邊腳腫一般是因為那隻腳本身的問題引致的,例如創傷引致細菌感染,通常伴有紅腫、疼痛甚至化膿,所以不會不知道的。痛風症發作時前掌、腳趾公和腳掌之間的大關節甚至腳眼都有可能發生腫脹和疼痛。臀部以下的關節部位或筋鍵受傷(俗稱拗柴)引發的瘀腫也可因為地心吸力而逐漸向下蔓延。淋巴腺發炎或阻塞亦可引致單邊腳腫,初期會有壓痕,但久而久之會有纖維積聚而失去彈性,反而壓不出壓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