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1-10-19 16:18:00

餅乾解碼

分享:

最近,有研究報告發現本地出售的餅乾含有丙烯酰胺、縮水甘油脂肪酸酯(GE)和氯丙二醇脂肪酸酯(3-MCPDE)。這些都是食物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物質,無可避免存在於某些類型的食物中。丙烯酰胺是一些含豐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經高溫烹煮時產生的污染物,常見於薯條、薯片、餅乾等食品。而GE與3-MCPDE主要來自經食物中的精煉植物油如棕櫚油、粟米油、花生油等經高溫處理後所產生。

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並沒有充分證據證明丙烯酰胺、GE與3-MCPD會令人類患癌。IARC考慮到丙烯酰胺和GE的基因毒性和對實驗動物的致癌性,評定它為「可能令人類致癌」(第2A組);把3-MCPD列為「或可能令人類致癌」(第2B組)。另一方面,食安中心一直就這些物質作風險評估研究。例如,中心的總膳食研究結果顯示,與歐美比較,本港市民從膳食攝入丙烯酰胺的分量較低。中心亦曾就本地市場食用油脂和嬰兒配方奶粉中的GE含量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本地食用油脂和嬰兒配方奶粉中的GE含量全部低於歐洲、新西蘭及澳洲的同類型研究。此外,中心曾就本港市民從膳食中攝取3-MCPDE的分量進行評估,結果顯示食物中的3-MCPDE不會對市民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為了協助業界減低這些物質在食物的含量,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與食安中心都有制訂相關的業界守則及指引。現時,Codex與其他國家都未有為上面提及的物質在餅乾設定含量上限。對市民而言,「均衡飲食」始終是王道。消費者購買餅乾,應該先留意包裝上的配料表,以及參考營養標籤,並且適量進食。

(以上資訊由食物安全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