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整個二月,本地電視頻道的黃金時段完全悶出鳥來,如今晚晚宅在家中,睇YouTube和Netflix變成「送飯」或消磨時間的良品。在YouTube睇最新MV ── 推介Sheng Wong與Maggie Leung聯手執導的陳卓賢《留一天與你喘息》以及李駿傑的《半》;睇節目 ── 最近看了鄭中基「機動電視台」的《湘姐比腦招親》及《工人姐姐之匪夷所思》(兩集),還有幾集「Mill MILK」(MM)的專題節目,前者爆笑,後者質高。
至於睇Netflix ── 參考周四(24/2)最新排名,榮登香港區點播冠軍位置的,是2月11日推出的Netflix原創劇《創造安娜》(Inventing Anna),跟早前本欄曾經介紹的紀錄片《Tinder詐騙王》(The Tinder Swindler,2月2日上架),同樣都跟「呃錢」有關,大概因為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才會容易引起觀眾好奇心。到底這些Con Artist(「詐騙高手」的美式俚語)何以如此厲害,能夠呃呃𠱁𠱁逢關過關?
《創造安娜》成功延續
《創造安娜》是金牌監製Shonda Rhimes新作(另一套作品《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曾是Netflix歷來最多人點播的劇集,紀錄已遭《魷魚遊戲》打破,《柏》的第二季將於3月推出),劇本靈感源自2018年5月於《紐約》雜誌(0New York Magazine)刊載,由記者Jessica Pressier撰寫的文章《How Anna Delvey Tricked New York's Party People》,閱畢全文需時35分鐘,涉及大量資料考證和人物訪問,規模與一般偵查報道無異。變成劇集後,Jessica Pressier變成Vivian Kent,由Anna Chlumsky飾演,而核心人物Anna Delvey,在劇中依然叫Anna Delvey,還有本名Anna Sorokin,由Julia Garner飾演。
Anna Sorokin生於俄羅斯,父親是貨車司機,母親則經營便利店,中學時舉家移民德國,因自細留意時尚潮流,曾入讀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及設計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未畢業已輟學,又錯到過巴黎時裝雜誌《Purple》實習。2013年夏天,Anna參加紐約時裝周期間,憑其對時尚與藝術的敏銳觸覺,和一張伶牙俐齒的嘴,成功混進閒人難以踏進的紐約上流社交圈。
兩星期內交稿
故事由Anna遭法官下令羈押在Rikers Island監獄開始,在傳媒路上仕途欠佳的Vivian,長期遭到上司Paul欺壓(Tim Guinee飾)。有天Paul委派Vivian採訪發生在華爾街的MeToo反性侵事件,著受害者公開經歷,但Vivian卻偷偷的跟蹤Anna詐騙案,因為她覺得Anna年輕而漂亮,其父又是德國有錢人家,奇怪是除此以外,所有背景皆是謎,引發Vivian的好奇心。最終被Paul揭發,二人在老總Landon(Armand Schultz飾)面前對質,期間Vivian「爆seed」反擊Paul,直指對方只是透過受害者現身說法來換取點擊率(I'm against you using them for clickbait!)。擾攘一輪後,老總決定讓Vivian要在兩星期內搜集足夠資料並成稿,往後的劇情發展,就等大家自己發掘了。
很多觀眾或者覺得,《創造安娜》這個劇名顧名思義就是圍繞Anna Sorokin,她當然是全劇的主角,但對於一個好歹也在傳媒打滾了十多年仍未轉行的「記者仔」而言,Vivian Kent的存在同樣舉足輕重。試想像,如果沒有Vivian發掘故事的獨有嗅覺,這宗震驚紐約名利場的醜聞何以能夠公諸於世?再輾轉變成大家可以一煲到底的劇集?
記者工作難
情況就如《Tinder詐騙王》那樣,如果沒有挪威《世道報》(Verdens Gang)的跨國偵查,如何撕開「詐騙王」Simon Leviev的面具?但一篇好的偵查報道,記者以至整個團隊(包括從旁協助的其他記者、採訪主任、攝錄記者、剪接和編輯)都需要耗費無盡心力才能成事,期間記者如何在「大海」之中找出有用線索,繼而說服一班「隱身」的當事人受訪(請看第三集Vivian訪問Noah前的幾句對話),經歷無數反覆求證,再透過文字、圖像和影片拼貼、串連成一篇具有影響力而不覺乏味的報道,在在需要用上記者的經驗和判斷。這些細節本來極為重要,只是變成影視作品的劇本後,很容易會掉進「不專業」或「太專業」(門檻太高)的尷尬情況,譬如HBO的《新聞室風雲》(The Newsroom)、港視劇集《導火新聞線》、奧斯卡最佳電影《焦點追擊》(Spotlight)以及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舊作《戰雲密報》《The Post》,身為傳媒工作者當然明白,但並非所有觀眾都會理解「做記者跑新聞有幾難?」難得今次《創造安娜》劇本創作上,將這些既專業又繁雜的業內做法,以較易入口而貼近現實的方式呈現,對觀眾來說,絕對是一次效果不俗的流行文化教育。認識何謂傳媒,何謂記者,何謂專業,放諸今天香港,這些都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