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會漂浮!」在《小丑回魂》電影預告不斷Loop,洗腦台詞引發好奇,到底怎樣浮?陰森小丑將孩童藏於心底的恐懼浮面,映照成年人的自私可怕。
小丑肆虐 成年人是幫兇?
《小丑》改編自驚慄小說大師史提芬京(Stephen King)1986年的名作《IT》,是1990年電視電影版的Reboot,是《屍人保姆》Andrés Muschietti執導的新版,將六十年代的設定改為八十年代。故事發生於小鎮德里市,聚焦於7個受欺凌和排擠的小孩,他們組成「失敗者俱樂部」,其中的Bill堅信離奇失蹤的弟弟Georgie仍在世,於是與6個失敗者追尋胞弟與其他失蹤孩童的下落,發現邪惡小丑(Pennywise)是暗角黑手。小鎮的死亡和失蹤人口是全國的6倍,孩童失蹤率更高,每27年便發生神秘慘劇,明顯事有蹊蹺,成年人只循例實施宵禁,漠視孩童的安危;當7盟友受童黨欺凌、面對踏入青春期的不安時,大人缺席冷待,本是安樂窩的家園卻成了恐懼的根源,父母的冷漠排拒、色心、借保護為名的哄騙,及以子女不達標為恥,等等想法都造成成長烙印,令孩子活在惶恐中,讓吞吃恐懼的小丑有機可乘,小丑能夠肆虐,要先多謝不可靠的成年人。
友共情擊退惡勢力
小丑能化身為人最懼怕的心魔,靠嚇來自我壯大,牠既是惡霸、施虐和欺壓等惡者象徵,也是伴隨成長的童年陰影,或是難以宣之於口的創傷,人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小丑。電影主線是7個細路與心魔作戰的成長課,從獨自面對欺凌到合力擊退童黨,漸領略團結才能抵抗惡勢力,與其給小丑逐個嚇,倒不如齊心向小丑挑機,過程中有點小學雞卻很真摯,衍生出有血有肉的友共情;鮮明的角色性格、恰宜的選角與小演員的討喜表現,群戲互動有花火,教觀眾看得投入,少女Beverly、小肥仔Ben和四眼仔Riche(《怪奇物語》主演)的Finn Wolfhard最為突出,令影片生色不少。電影令人聯想《怪奇》和《Stand by me》,前者的主創杜夫兄弟亦以《IT》作為重要參考,後者則是史提芬京小說另一改編作品。
有驚、喜的恐怖片
高明的恐怖片如《詭屋驚凶實錄》,純靠畫面場景便能製造看不見的驚慄,《小丑》縱未能超越,但影片開首,小丑在溝渠下現身,成功營造引人追看的詭譎氣氛,神出鬼沒的小丑變臉為不同面貌,眾多角色逐個嚇,玩氣氛與血腥,驚嚇場面多變,尤其刻劃較深的角色,觀眾容易感受恐懼。然而,重複的「跳出來嚇你」(Jump scare),視覺與音效雖佳,但難免予人冗長之感。幸而一班細路慌失失惡鬥小丑,不乏笑料,調節張弛節奏,故事亦有足夠篇幅描述從錯誤中學習的過程,角色不至於愈變愈蠢,終極的舊屋困獸鬥設計亦見心思,減少如《詭娃》系列驚嚇位變成反常理笑點的尷尬,是近期情理兼備的恐怖片。由型男標斯卡斯格(Bill Skarsgard)演繹的小丑化妝特效俱佳,至於小丑的身世之謎?7個細路會否變成他們所懼怕的成年人?則要等兩年後睇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