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7-08-31 06:00:00

《心跳紐約》 別再扔下Paul Simon

分享:

憑《心跳500天》打響名堂的馬克韋伯(Marc Webb)新作《心跳紐約》,是一個文青系紐約男孩尋愛的故事,故事講述其父親是知名出版社老闆,但他選擇搬離父親的大豪宅,一個人在公寓居住。某次,他發現父親有婚外情,而對象是一位中年美女,本來想警告她離開父親,但自己卻被這位美魔女迷倒,陷入三角加不倫戀中。此片的製作,由2012年開始,是馬克完成兩部《蜘蛛俠:驚世現新》系列電影後首個展開的project,製作上困難重重,拖延5年,此片今年終於公映,馬克透露,製作此片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經歷兩部高壓大製作後需要稍事休息,回歸小品製作。

adblk6


這篇文章,我是聽著Simon & Garfunkel的《The Sound of Silence》完成的。《心》片的英文原名是《The Only Living Boy in New York》,名字來自六十年代知名樂隊Simon & Garfunkel名曲,由知名唱作歌手Paul Simon填詞。Simon & Garfunkel的歌曲時常散發著一種都市人才懂的空虛疏離感,名曲《The Sound of Silence》可見一斑;而這首《The Only Living Boy in New York》亦同樣,但創作靈感比較個人,Paul Simon在歌詞中,抒發了當年Simon & Garfunkel成員Art Garfunkel因往墨西哥拍攝電影《Catch-22》,無法趕回New York與Simon一同創作專輯《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的抱怨、想念和孤獨之情。電影的主角一家跟導演同姓「Webb」,巧合地,主角名叫「Thomas」(美國人喜歡簡稱Tom),跟《心跳500天》和Garfunkel的暱稱相同, 那主角是否就是當年留下Paul Simon一個人製作專輯的Garfunkel?而主角姓Webb,又是否導演自比成Garfunkel?Marc Webb的答案是「他誰都不是。」既然導演無意為電影故事解說太多,或者一切都應該由觀眾自行理解。


深情的文青男生
當一個人陷入戀愛時,眼中真的只有情人,片中的Thomas就是這樣的深情男子,他對女孩很溫柔,即使對方只是在夜店跟他stand完one night的女生,他都願意付出所有情感去對待她,甚至視她為戀愛/結婚對象,直至他發現自己對父親的小三有感覺,他才將所有的注意力轉移至小三身上。無疑此片所描述那份全心全意、一頭栽進去的愛,跟當年《心跳500天》男主角Tom對Summer的愛有點類近,而飾演《心》片主角的哥倫杜納,氣質上跟當年未紅的Joseph Gordon Levitt的文青小生look,的確相當相似,從而可見,導演心中的Tom(或者是他自己)是個極度深情的文青男孩。

adblk7


愛要及時 
不過,馬克今次除了描述一段純純的愛之外,還將這份愛延伸至父子之情。片中一段三角戀,其實大家可想而知,不會有好結果,而最終的受害者是兩位男主角Thomas的父親和Thomas自己。電影開首,兒子寧願搬去公寓都不願與父親(皮雅斯布士南飾)同住豪宅,可見父子倆的感情非常疏離,而兒子在居於公寓期間又遇上一位任職作家的智者(謝夫布烈治飾),Thomas一感到困惑便會找他傾訴,2人關係非常玄妙。電影末段,故事輕輕來了個twist,淡淡地道出一個道理,就是「愛要及時」,不論那份愛是愛情抑或親情,別要像Garfunkel當年因拍攝延誤而遺下Simon的「慘劇」重演。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