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不斷強調自己聽英語旁述同時不斷批評香港講波佬的球迷。作為一個利物浦支持者,我更加特別喜歡鄭兆聰。聽見一位疑似曼聯迷,九十分鐘內一直為球會表現不濟而敢怒不敢言,興奮也來不及,怎可能還不滿或投訴?或者,因為對球評家多了一份包容,大台眾多年輕小生之中,我向來最欣賞余德丞。有幾場英格蘭足總盃直播,大台獨家,找來余德丞旁述,未必似鄭兆聰充滿娛樂性,投入,多專業意見,甚至爆出金句;至少做足功課,資料齊全。我只奇怪,大台講波,不是鍾志光全權負責嗎?為甚麼會找一個應該去拍劇做男主角的最有前途新人兼任?馬國明也有踢波,你幾時見過馬國明講阿仙奴對車路士,甚至韓職?
原來,自從四年前在踢波時候心律不正,休克,被送入深切治療部搶救之後,再沒有於劇集中演過重要角色,多數做綜藝節目,更多是體育節目,不說清楚,你可能以為他是鍾志光的接班人。終於等到今年年頭,守得雲開見月明,在大台青春劇《青春不要臉》重拾男主角位置。原來是告別作。點都好運過曼聯的連格特,至少可以光光彩彩離開效力多年的公司。
或者,你會奇怪,捱了幾年,才總算重踏正軌,等於在後備席坐了幾季,終於爭到正選位置,才離隊?未免太過浪費。留在舊公司,不能為母親洗冤,可能是主因。拍完《青春不要臉》,難道才是導火線?
《青春不要臉》以八十年代香港電視業作故事藍本,角色影射劉德華、梁朝偉、張曼玉等電視台出身的天王巨星。余德丞出生於1989年,比劉德華版本的《神雕俠侶》、梁朝偉的《新紥師兄》來得更遲,多數不會太過清楚一班前輩的年輕歲月有幾風光。那個年代,大台看中哪一位演員,力捧,那一位演員多數會走紅;印象中,除了少數如《畫出彩虹》的詹秉熙,或《書劍恩仇錄》的彭文堅,獲提攜成為男主角後,即時無以為繼,其他的大多數,也可以站穩陣腳。離開電視台的男主角,不是沒有,像周潤發像周星馳像劉青雲,去拍電影,咪無興趣收少好多辛苦好多地拍電視劇囉。像劉德華,為了離開電視台,甚至要捱過一段雪藏期。不是信心十足也不會如此冒險。
近十年八載,離巢跳去電影圈的少,新陳代謝主要來自多了一線演員北上賺人仔。來到余德丞這一代,已經情願轉戰網絡也不願留低。先不說大台還有沒有當年捧紅劉德華與梁朝偉的決心,就算有,又有甚麼辦法?已經被年輕人完全遺棄。你是肥媽,教師奶煮餸,可能影響不大;你是陳豪,販賣好老公好爸爸形象,可能影響不大;你是余德丞,千辛萬苦等到一齣《青春不要臉》,在固有老人客源層面,不會爭取到甚麼共鳴;在目標的年輕人市場,反應還遠不如對家Alton自肥為主的《勁騎26》。換了你是余德丞,有得走,都走啦。嫌慢了,不應該等滿約,應該一早博炒嘛。想博炒,不妨學習新聞部的同事:hihi,yooooooo,好簡單,包你打完出來之後,第二朝就會得到曾志偉親自召見,唔使補水,分分鐘有得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