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5-12-16 11:00:00

唱片博物館 尋找「音樂DNA」的故事

分享:
1961 年日本11红膠(手寫)則測試版

1961 年日本11红膠(手寫)則測試版

一個人如果喜歡品酒,一定會嘗試不同的酒來提高自己的品味。如果飢不擇食,係酒都唔放過只會說明他只是個沒有品味的「酒鬼」。如果喜歡品茶的也會做同樣的事情,那麼如果真正喜歡音樂的樂迷,相信也會用盡千方百計尋找那「原音」來提高自己享受的樂趣,其實這樣亦同時提升了對音樂藝術的品味。如果沒有了這樣的渴望,甚麼mp3下載都聽餐飽的,說明他只是一個沒有品味喜歡免費娛樂的維園阿叔,志在打發時間!

用「頭版」(FirstEdition)來分別音樂軟件的第一個版本,是我在十七八年前首先彩用的,近幾年我更喜歡用音樂DNA來形容我的獨家「發現」。為甚麼我膽敢自誇地說只此一家?無他,你最少要具備兩個條件來進行這樣的研究。第一你要收集到不同國家的版本,更難的是收集那些失傳了的「非賣品測試版本」,而這正正是那些作品的誕生及起源,它們最本來的「真面目」,基本上世上只有幾個當年的製作人可以鑑賞得到,其他人從沒有機會一睹它的廬山真面目。

adblk6

歷來世界各地的發燒樂評都只是參考兩三個版本來作比較,如果我給他二三十個版本,我恐怕他聽到第四五個版本已經忘掉了第一個版本的情況,更遑論把它納入正式學說,開班傳授。這樣他的評論永遠只會停留在「瞎子摸象」的階段,當摸著了象尾便死口咬定象是一條蛇!當摸著了象的腳就說象是一條柱。發燒友不知相信哪一個版本才是,你又不能去那樂評人的家裡鑑聽(但你可到唱片博物館鑑聽),再加上商業的利益影響之下,導致這些樂評大多像廣告不可靠。

第二個要具備的條件是一台可用作hi-end的錄音鑑聽器材,你斷不能用mp3作鑑聽吧!我用的方法是先把幾十個不同的版本用世上最原音的Yamaha硬碟錄音座「拍照」,我是指把同一段先錄下來(在冇添加及低失真的情況下數碼化作科研用途),然後把不同年份的順序作AB反覆比較。就好像把所有「相片」都放在一起作比較,那要找到那一張最接近「原色」的味道就不難。更因為不用換碟,沒有了「時差」,很容易便可把幾十個版本的優劣順序排出來,那麼幾十個不同的製作報告便形成了一個趨勢圖(pattern)。把不同的砌圖(puzzle)整合後,一個清晰的圖象(象的模樣)最後便誕生了。

adblk7

我就是這樣不斷反覆地驗證發現了「音樂的DNA」。結論是越前的版本越原味,越新的出品越差(不論制式),因為每一次再混音(remaster)都受到人為污染而失去了一些味道。情況就好像第一杯茶味最濃,越加水味道就越淡,再講甚麼「科技」都是嘥氣!除了出廠年份,第二樣要注意的是生產國的質量排名,我的綜合評分是日本10分,英國及德國8分,美國7分,歐洲及澳州6分,台灣4分,東南亞及香港只得3分。我的願望是藉著「音樂DNA」提升世界樂迷的品味,從而承傳人類的珍貴音樂文化遺產。減低科技對音樂品質的傷害。不想見到將來音樂製作淪落到像假四川麻辣火鍋一樣用上「滴滴鮮」製作!

adblk8

後記:我的「音樂DNA」學說先後獲得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嘉許獎狀及香港演藝學院校長的認同,本人更曾在香港大學開辦有關「音樂DNA」講座。

E-mail:[email protected]

FB:https://www.facebook.com/pages/The-Worlds-First-Record-Museum-%E4%B8%96%E7%95%8C%E9%A6%96%E9%96%93%E5%94%B1%E7%89%87%E5%8D%9A%E7%89%A9%E9%A4%A8-Sam-The-Record-Man-HK/873716949313209

 

(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