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2-07-22 04:30:04
日報

寫劇本的三大要訣

分享:
寫劇本的三大要訣 寫劇本的三大要訣 寫劇本的三大要訣


金像獎曲終人散,賽前預測五大演技獎項,竟然貼中四人獲獎。最驚喜的莫過於《媽媽的神奇小子》的馮皓揚,原先私心估計他會在「最佳新演員」跑出,豈料輸給《梅艷芳》的王丹妮後,得到份量更重的「最佳男配角」,今年10月他才滿18歲呢,前途無可限量!

「最佳女配角」與「最佳男主角」分別由《梅艷芳》的廖子妤和《殺出個黃昏》的「四哥」謝賢奪得,可謂毫無懸念眾望所歸。前者從馬來西亞來港發展10年,作為觀眾和忠實擁躉,見證她近年戲份愈來愈吃重,演技愈來愈自然,如今更踏上頒獎台,實在由衷感動和激動。
至於「最佳女主角」,《智齒》的劉雅瑟在揭盅前一刻也絕非「坐定粒六」,畢竟身兼《媽媽的神奇小子》監製的吳君如圈中人脈極廣,拉票甚有優勢,然而評審團裏較多人喜歡那個與垃圾同眠的王桃,最終讓她封后。

撇開「最佳新演員」不說,有沒有發現其餘四個演員獎,得獎者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演得好! ── 可能有些人看到我這樣寫會九秒九藐嘴反白眼「柴台」:「多謝晒喎,仲好意思話自己係影視製作導賞員?早啲執包袱走人啦!」 ──  實情是,大家有否認真想過這句乍聽是「廢話」的箇中含意?

劇本打造好電影

用最簡單的方法講,演員做得好,因為角色寫得好,再闡述下去,就是編劇創作期間,除了構思故事主軸,亦要花很多心機和時間塑造角色,思考和設計他們背後的back story(可理解為前設)是怎樣,兩者缺一不可。因為每個人性格迥異,想法不同,面對各種事情的反應不會如出一轍,有人平和,有人激烈,繼而左右故事發展方向,但又必須呼應自身性格,不能單純為劇情服務。好比一幢大廈的地基,樁柱打得深打得穩,才能夠撐起整座建築,電影(也包括電視)的劇本亦然,角色建構單薄,行為背後沒有基礎,人腦「剝離」,劇情自然多犯駁。

adblk7

記得金像獎頒獎典禮當晚,導演和編劇張婉婷與電影監製莊澄擔任「最佳編劇」的頒獎嘉賓,期間張婉婷問莊澄以甚麼準則挑選劇本。莊澄回答:「其實唔只揀劇本咁簡單,拍戲呢,最必要嘅係資金,最重要嘅係導演,而首要嘅係劇本。一個出色嘅劇本其中一個特點就係人物角色非常之精彩,令我哋印象難忘,好似船頭尺啦,Mark哥啦,豪哥啦,琛哥、暴龍哥、大隻佬、細路祥、𡃁坤、華Dee、傻強、跛豪、葉問、三叔、春嬌、如花,張曼玉~啊唔係,係阮令玉先啱,仲有嗰個三年又三年,20年都嚟緊頭嘅陳永仁,香港電影精彩嘅人物太多,不能盡錄。所以如果話,買物業三大要訣:地點地點地點,劇本呢,就係:人物人物人物。」

「人物作為劇本三大要訣」已非莊澄第一次講,2019年5月他接受何兆彬專訪(見於《信報》旗下的《LifeStyle Journal優雅生活》)時也曾具體說明:「例如前設是主角性格吊兒郎當,不守紀律,但劇本套用了另一個戲,寫他突然好守紀律。其實為甚麼出現這種低級錯誤?是因為訓練。內地編劇劉震雲說過,當人物建立好,他們就不理睬你,屆時你再控制不了他,人物之間會互動。這個原理,未必每個編劇知道。不知道的就會想主導角色的性格。」

《I SWIM》的根本問題

這樣或許能夠解釋,何以韋家輝創作的《大時代》,問世30年後仍是港劇經典?又何以網民近日洗版式鬧爆ViuTV偶像劇《I SWIM》劇情「暴走」?其實很多觀眾都不是白癡,會一邊追看《I SWIM》,一邊批評劇本與製作,更會質疑如此質素為何MakerVille仍然收貨,譬如第四集,A班班主任焦Sir(楊偉倫飾),竟然當着學生黃亞樂(邱士縉飾)指斥C班李馬榮(呂爵安飾)「心地唔好」,怎會有老師這樣形容學生,到底是誰「心地唔好」?又例如Miss翁(吳海昕飾)不斷與李馬榮單獨相處,更帶他返家,現實中會有老師如此明目張膽想發展師生戀?

adblk8

個人認為,若非以青春靚仔偶像掛帥維持網絡討論度,此劇定必「死」得更慘,但編導馮志強是否知道有問題所在?是否堅持要開拍電影版?誠如韋家輝所言,「一部戲如果咩都得,即係唔得!可以鍾意點就點,一定不是好戲,欠缺尊重,觀眾會話:你講晒啦!」(見余家強《信報》專訪),暴殄天物事例太多,在討論本地製作能否成功衝出國際之前,還望馮導、魯暉以及其他影視業界中人深思怎樣做好眼前的事,令觀眾重拾信心。

adblk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