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電影,就算只看一次,一生都會記得。西班牙與法國合資製作的動畫長片《汪汪夢裡人》(Robot Dreams)正是這麼具有感染力,全片沒有一句對白,卻深深感動大人和小朋友,實在相當厲害。故事關於一隻單身狗狗和一個機械人之間的友情,在在提醒我們,人生中有些人,有些關係,有些愛,就算經歷了無數考驗,永遠都活在我們心裡,只要你還記得。
《Robot Dreams》原本是美國圖像小說和兒童書作家Sara Varon於2007年出版的圖像小說,令讀者深受感動。《汪汪夢裡人》的導演巴伯羅柏格當年看過原著念念不忘,終於把它改編成為動畫。原著大約二百多頁,近乎沒有甚麼字,巴伯羅柏格就更大膽,全片沒有對白,卻成為了不少動畫迷近年最愛的動畫長片。
縱是無言盡是感動
故事發生在八十年代的紐約曼克頓,一隻獨居的狗,看到一個關於智能機械人朋友的電視廣告,立刻致電訂購。狗狗收到貨件後,立即裝組機械人。狗狗帶著機械人四出探索曼克頓;整個夏天,狗狗和機械人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夏天快將完結,狗狗帶著機械人去海灘,在水裡玩了一整天後,他們都睡著了。狗狗醒來後,發現機械人因為入水導致生銹不能動,沮喪無助的狗狗沒法帶機械人回家,打算翌日回來,誰知道,命運為他們的友情帶來意想不到的考驗。
筆者在去年的金馬影展觀賞《汪汪夢裡人》(台灣譯作《再見機器人》),全場觀眾由頭到尾看得極之投入,沒有對白,靠動畫畫工、以爵士樂為配樂的基調,帶領觀眾投入動人的故事裡。有不少人為電影的結局落淚,我看到最後,卻感到有點不是味兒——香港的中文片名明示了結局如《星聲夢裡人》那樣遺憾。也許,這是一場學習接受失去的人生課,但明明經歷過失去的痛,心裡還是深愛著對方,而對方還在人世,是否可以有著不一樣的結局?
縱然逝去永遠記得
港譯片名把主位由「機械人」轉成「汪汪」,也是一種莫名其妙的錯置。明明電影原來片名,也就是電影中那幾個由機械人所發的夢——一個又一個可能性,卻其實是機械人內心深處對自己心愛的狗狗的願望——與對方重逢。就是因為這連串的夢,讓我以為並期待機械人和狗狗重聚的時刻。但夢境往往未必成真,現實很多時令人感到遺憾。
本片最教人反思的,是那份八十年代的情懷與生活方式——那時候,互聯網和智能電話仍未普及,人與人仍是那麼親身實體地相處,那份生命的交流,令我們更珍惜每一段關係。《汪汪夢裡人》令不同年齡的觀眾感動,特別是中年的朋友感觸更深,只因為當中的那份情,還有那逝去的年代,縱然不復再,我們卻永遠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