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時代,有甚麼電影。有些電影,只會在某個時間才出現。在8、90年代,絕對不會有人去拍《燈火闌珊》——就算閣下是先知,預知到霓虹光終將消亡,也不會有老闆理你。
1) 細路時,最怕看粵語長片,又黑白又多雪花。人大了,開始看,不敢說好鍾意,但會去看,因為可以看回一些我從未見過而又不存在的人和事物——例如那個年代的明星,例如那些已被忘卻的價值,又例如,那些香港舊風景。
2) 粵語時裝片的片頭,總會用一些與故事無關的香港風景,配上台前幕後的credit;那些風景,有城市的,有鄉郊的,但無論是城市抑或鄉郊,總之,都是不再存在的風景。
3) 當年這些被拍下的風景片段,不自覺,成為了某種城市記錄——以前的海岸線原來這樣,上世紀60年代的城市原來有這些建築物,1966年的單層巴士車廂原來可以讓朱江遇上丁瑩,拍成一齣《巴士奇遇結良緣》。
4) 很多年之後,連我也是中年人,入場去看《燈火闌珊》,一個女人,放不低死鬼老公,老公是霓虹招牌師傅,女人在老公留下的工場,得悉老公遺願,要代他完成心願。感性的人一直放不低過去,理性的人一早就放眼將來——當阿媽還把自己困在過去的人和事,從事建築行業的女兒,已plan好同男友離開香港,真正的生活,總是在他方;只是遲遲未開口,可能怕阿媽傷心,可能怕阿媽寂寞,也可能是不想自己負上衰女之名。
5) 這個在戲裡一直思念老公的女人,其實也在代替戲外的人,思念城市的過去——城市在過去,入夜後就是一片盡是霓虹光芒的景象,箇中的光芒和豔麗,不是粵語長片能夠足本記錄下來,畢竟畫面黑白嘛。
6) 所以看《代客泊車》看到某一幕的時候我忍不住cap圖——那一節,其實無關痛癢,不影響故事,不過是交代李修賢飾演的男主角,揸車送黃栢文,期間經過那條穿過油麻地停車場的天橋,而鏡頭偶然拍下了1986年的彌敦道,除了見到普慶戲院,還見到馬路兩旁的大廈,掛滿了霓虹招牌,樂聲牌那一塊,尤其矚目——不知有心抑或無意,一直follow李修賢架車的鏡頭,在這一刻,稍為停頓,讓我得到多一秒的時間,看真一點這個已不存在的彌敦道夜景。《代客泊車》的故事主要發生在尖東,所以也記下了今日冷清的尖東,在80年代的那份熱鬧。
7) 曾幾何時,霓虹光芒隨處見,既是現實中的城市之光,也是虛構電影故事的點綴,點綴一個個落寞人。
8) 在《旺角卡門》,來自油尖旺娛樂場所的霓虹光,映照住兩個落泊江湖人的窮途末路;在《墮落天使》,孤獨殺手雨夜搭小巴,偶遇小學同學,小巴一直向前走,走過掛滿各式娛樂場所霓虹招牌的街道,殺手內心早就沒有光。
9) 也可以是一種熱鬧喧囂的象徵。《咖喱辣椒》頭段,交代咖喱與辣椒這對難兄難弟,在聖誕夜的尖沙咀,揸車去追喬裝聖誕老人的大麻成,沿路所見,都是霓虹光。離開尖沙咀去到銅鑼灣,陳浩南與細細粒一起走過的駱克道,身後那個明明blur的東方紅招牌依然分外耀眼。
10) 驀然回首,那城卻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