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場欣賞電影《梅艷芳》,是香港人難得的一次集體回憶。儘管大家回憶的重點未必一樣,但至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這齣電影再次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哥哥」與「阿梅」之間的深摯友誼。
電影《梅艷芳》帶領大家進入梅艷芳的世界,從六十年代走到2003年,導演用電腦技術重置幾十年前香港一些街道和建築物場景:荔園、彌敦道、利舞臺、尖東妙麗大招牌……疑幻似真,這都是上年紀觀眾熟悉的,聞說電影公司用在這方面的開支達千萬元計。連日來,影評人和觀眾對《梅艷芳》作出各種評價,導演和電影公司老闆權衡輕重,對一些大家熟悉的政治事件避重就輕,甚至隻字不提,有人認為美中不足,撇除這方面的爭論,電影仍然有很多共鳴點。
例如,當哥哥「張國榮」在銀幕出現時,觀眾有說不出的欣喜,雖然這個「張國榮」的造型跟大家認識的哥哥不太相似。阿梅和哥哥拍住上重現《胭脂扣》片段,把觀眾的回憶推到高點。《胭脂扣》的男主角本來是由鄭少秋飾演,後來據說因為沈殿霞懷孕,鄭少秋要抽時間照顧肥肥而辭演。梅艷芳於是向導演推薦張國榮飾演十二少,陰差陽錯之下,阿梅和哥哥簡直是絕配,兩人演活了如花和十二少的角色,令盪氣迴腸的《胭脂扣》成為經典電影。
2002年,張國榮在香港大學講座上說了以下一段話:「在《胭脂扣》原著中,十二少這角色的重要性遠遠不及如花,但我接手此戲往試造型,一襲長衫,風度翩翩,覺得這角色根本是為我度身訂造。李碧華(《胭脂扣》原著作者)被我的魅力所打動,特別為我增寫戲分,導演關錦鵬也把我的拍攝期增至20多天……」張國榮在電影《梅艷芳》中問梅艷芳,是不是她向導演要求加重他的戲分,阿梅不置可否,一切盡在不言中。2003年張國榮從文華酒店高處跳下身亡,阿梅傷痛欲絕,在電影裡,阿梅隔着玻璃望住哥哥的靈柩哭訴,觀眾濕了多塊紙巾。
《胭脂扣》一書於1985年1月出版,1987年改編成電影,沒有前者就沒有後者,但電影的成功,亦令《胭脂扣》一書更加暢銷。有人說喜歡電影多過書,反之亦有,書好還是電影好?見仁見智。另外意想不到的是,很多人因為看完《胭脂扣》電影,對昔日石塘咀的塘西風月故事感興趣,連帶塘西故事書籍亦受追捧。我手上有一本《胭脂扣》,一直珍藏着,因為有梅艷芳的簽名,2016年再託朋友請作者李碧華在書上簽名,「雙簽名」的《胭脂扣》存世應該不多。
說回電影《梅艷芳》,「喊位」一個接一個,但觀眾哭不哭?哭幾多次?因人而異。根據筆者觀察,一些年長觀眾,特別是60多歲至70歲左右的長者,感動至深,啜泣至多,因為他們很多都是陪着梅艷芳成長,見證香港的起起落落,每當電影裡阿梅的歌聲響起,心便揪一揪,直至《夕陽之歌》唱完,阿梅一聲「拜拜」,長者們眼淚奪眶而出,雖不至淚濕衣襟,也會淚濕紙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