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正在熱議聊天機械人,其中較知名的是Open AI公司開發的ChatGPT,該公司現值超過300億美元。這程式技術上未能在香港使用,但如果你用過會很振奮,它能按你的問題實時生成答案,卻不像谷歌只是搜索現有文章和數據庫,而是通過我難以想像的方法創造內容。
人人津津樂道怎樣用它寫投訴信抗辯汽車罰款,甚至深入了解一個主題,學生還可以用來撰寫論文,才有部分教育機構禁止使用該技術,但要分辨一篇論文是否ChatGPT生成也不容易。
為了測試這程式, 我決定問它具體問題,第一題關於禽流感的傳染性,它百多字答案寫得相當好,只嫌觀點不夠精闢,評估也不嚴謹,雖然它努力平衡正反觀點,但始終像維基百科文章。如果你只要問題撮要,它會給你留下深刻印象,但遠沒達到深入分析的程度。說實話,這是意料之中。
我最近讀了一篇文章,它以ChatGPT解釋兒童作家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的故事,以及他對被指不當的原始文本的修正。該文章指ChatGPT甚至引述了作者曾經接受採訪時的說話。不幸的是,這採訪是偽造的,他從未說過那番話,只是ChatGPT幻想出來。
可見人工智能仍在初級階段,它給我們任何答案都要經過確認,無論如何,大家都要對網絡上的信息進行驗證。我決定問ChatGPT那篇文章是否可信,值得稱讚的是,它答自己的算法是基於提供的數據和信息,我應該仔細檢查是否正確。
聊天機械人的潛力既巨大也危險,取決於我們如何使用。我相信未來幾年,它的可靠性和準確度會與日俱增,以後我們不論上Facebook與人爭論,或用Powerpoint準備演講文稿,都要靠聊天機械人幫助,姑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