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今年4月發表一項調查,受訪的5000名香港學生中,有32.3%在過去一個月內曾經受到欺凌,包括遭到襲擊、排斥、威嚇及作弄等,比率為受訪的72個國家/地區中最高,亦遠遠超越其平均的18.7%。
除了傳統的欺凌行為,隨著互聯網及社交媒體的迅速發展,近年網上欺凌日趨嚴重,其接觸面廣,傳播速度快,亦難以逆轉,對受害人的打擊更大。除了起底、抹黑、惡搞外,更有人將欺凌過程上載至網上流傳,再引發其他人留言、中傷等等。比起以往的傳統欺凌,遭受網絡欺凌者的受傷害時間、程度、影響均以倍數放大。
世界各地已有多項研究指出,校園欺凌對學生構成不只即時,更是長遠的負面影響,包括影響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自尊心低落、容易患上抑鬱症及焦慮症,甚至增加自殘或自殺的風險) 、社交、學業或工作表現,以及生活質素等。而且,兒童及青少年是性格發展的重要時期,負面經歷會影響受害者對自己、他人及世界的信念及行為模式,對性格發展構成長遠影響。
政府必須立即正視校園欺凌問題,否則問題將愈趨嚴重,影響的不只是現時的學生,更是將來的社會。
作者簡介:
葉沛霖醫生(Dr. Isaac Yip ),新民黨青委會副主席(政策),精神科專科醫生。雖然工作繁忙,仍積極投身青年及社會服務,參加青年獅子會、青年商會、扶輪社、商會及專業團體等,以擴濶視野,累積經驗,鍛煉領導才能,期望能為社會出一分力。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