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多月來,香港處於動盪之中。8月5日是動盪期中普通又特殊的一日:示威者發起的「三罷」運動。當天,我早晚身處港深兩地,感受到深刻的跌宕悲喜。
我早上上班已遭遇地鐵列車停運。匆忙走上路面艱難擠上叮叮,眼看就到公司,卻遇到交通警封路,估計是因為交通燈電線被剪,交通警臨時來路面作指揮。到了公司,感到焦慮氣氛在發酵,同事們討論的大都是連日的示威影響生活工作、國旗國徽受辱、敢於發聲的勇者遭到暴徒迫害等。中午時分,我去深圳出差,得知地鐵線路停運後匆匆搭上巴士。一路上從金鐘到上環,眼看街道兩旁黑漆噴寫的反中辱警口號、看到「吉野家」等商家在「連儂牆」的籠罩中營業、看到大廈外牆螢幕上寫的恒指顯著跌幅……如此種種,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在去深圳的大巴上,上司來電說多地已發生衝突,囑咐我注意安全,我越來越覺得沉重。
意料之外的第一次喜悅來自過深圳灣搭上的士的司機。他了解到我從香港來,就一直給我加油,說國家不會放棄香港。多麼令人感動的一句話。現在的香港被示威者的暴力脅迫。在暴徒的肢體加口頭暴力下,愛國仿佛成了禁忌語,「連儂牆」上反中辱警的惡毒言論赤裸裸,拒絕收「港獨」傳單的愛國立場、指出示威者行為自私的正常反應卻遭到示威者粗暴謾駡和毒打。
然而悲哀又不期而至。下午我看到暴徒再次到尖沙咀扯下國旗扔入海的消息。再過一陣,又傳來暴徒向警署投擲燃燒彈並在多地縱火的新聞,我震驚後決定在深圳留宿一晚,不回香港了。最後,喜悅來敲門,我在玩弄酒店房間裡的語音控制智慧音響時,收到多位香港朋友自發去尖沙咀升旗的消息。這是我這位普通市民在8月5日的心路歷程。
政治,往高處說,關於意識形態、關於權力的分配,接地氣地說,就是普通百姓在每天生活中的感受。在一早一晚、香港深圳的強烈對比中,我切身對比到香港的暴戾、撕裂、人際間的對抗和深圳的穩定、友好、科技融入生活。社會動盪,固然有外圍因素影響,但香港的確是自作孽:作為世界金融中心,國際評級機構預警,連續的遊行示威和暴力衝擊使香港經濟活動無法正常進行,香港的評級很可能被下調;作為知名旅遊城市,近期香港從世界第一安全城市跌出前十,現在已經有18個國家和地區因當前形勢對香港發出旅遊安全提醒。香港從高度發達的經濟體、文明社會淪落到這個地步,特區政府有責任,尤其在遏制暴力、捍衛法治和秩序方面,存在嚴重不足;市民也有責任,尤其在對暴力的縱容、對暴力與「和理非」的混淆、對國家與香港受辱的無視和沉默。一座城市的風貌終歸是該城市市民的集體選擇,香港的今天是大家從前的選擇;香港的明天是大家今天的選擇。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 成員
楊田田
(本會提倡價值多元,故任何本會會員發表之文章並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