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最著名的獨白是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 (生存還是毁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大文豪莎翁直指人生中最艱難和痛苦的抉擇,也正是大才女瓊瑤自殺,而掀起滿城風雨的爭議所在。
哈姆雷特拷問自己:「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通過鬥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
瓊瑤要掌控自己生死,拒絕愛的凌遲,是在捍衛人性尊嚴。有人認為她很勇敢,死得瀟灑和理性,遺書寫得絕美,但亦有人鞭撻瓊瑤作為文壇偶像,做了一個壞榜樣。她雖然86歲了,但富有而沒有重病和她最懼怕的失智症,行得走得,為何輕言自殺?為何仍然是「戀愛大過天」?她高調而浪漫華麗地包裝自殺,等於合理化一種負面的自我毀滅行為,對於疼愛她的親人朋友,對於被指示去她家揭發她的死相的秘書,帶來深深的驚嚇及創傷。
哈姆雷特還提出一個問題:人不知道死後的世界,因為從未有死人重返活人世界「爆料」。所以瓊瑤一口咬定的「翩然歸去」,或許是一廂情願。燒炭自殺感覺如窒息,過程其實相當痛苦。
瓊瑤自殺的對與錯,一如哈姆雷特的不朽獨白,是請大家深刻思考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推動我們忍受生命中苦難,例如瓊瑤喪夫之痛、被繼子女的攻擊?老、病、死的必然到來?我們窮一生之力,都在尋找我是誰?尋找人生的意義。生存或毀滅?沒有標準答案。
瓊瑤之死,揭示了一個老齡化社會,醫學進步帶來許多延長壽命方法—但不等於維持生活質素)掀起的問題。不僅是瓊瑤,舉世聞名的雕刻家朱銘去年自殺,終年85歲,只比瓊瑤輕一歲。兩人都在各自領域內稱王稱后。或許,他們不能忍受「風燭殘年」,最後一擊,被命運操控。
生存或毀滅,是千古難題,哈姆雷特問了四百年,都設有終極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