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共融是香港作為多元化國際大都會的課題。隨著社會不斷改進,不少社會問題得以改善。但部分根深蒂固的結構性問題,如種族歧視、偏見等,又應如何解決?
刻板印象指人對於某些人、事或物抱有既定的看法。部分港人或會根據過往於日常生活中,透過媒體提供的資訊認為南亞裔人士就是一群「炒黃牛飛」、不守法的市民。這些刻板印象導致我們對少數族裔抱有負面情感,最終形成偏見。當我們對少數族裔帶有偏見,就會認為每一位少數族裔人士都是一樣,並對其貼上負面標籤。甚或因膚色、語言不一而排斥和歧視他們為非香港人。
過去十年,本港的少數族裔人口增長為70%。香港政府推出多項措施致力支援和協助少數族裔融入社區,例如,為非華語學生提供支援服務,並設立《種族歧視條例》和《種族歧視條例僱傭實務守則》,以消除種族歧視。但這些支援和保障,於活在以華人主導的香港社會的少數族裔而言有多大成效?在實際層面上我們又可以如何推動社會共融呢?
上月出席「賽馬會教師社工創新力量論壇2022」的時候,救世軍助理高級主任沈曉楓先生 (Corn) 就分享了他的「Hi! Strangers 少數族裔生活導賞」計劃。計劃為本地的少數族裔青年提供培訓,讓他們成為社區導賞員,推動多元社區同時賺取收入。
而讓 Corn 感受最深的,竟然是一碗米線。也許在設計少數族裔生活導賞的時候,我們都習慣了要交本地的朋友去吃他們的特色菜式,了解他們的口味,沒想到其中一位社區導賞員,反而會對譚仔如數家珍,不同的辣度、不同的配料,他都能夠娓娓道來。事實上,不少「少數族裔」跟我們一樣,同樣是在香港成長。正如「Hi! Strangers」計劃的口號所言:「不是互相不接受,只是彼此不了解」。在推動社會共融的時候,如果我們都能夠讓大眾有機會跟他們直接交流,打破隔膜,消除因誤解而形成的刻板印象和偏見,可能會來得更為有效。
要推動社會創新,有時候我們不單單需要很大的想法,一碗簡單的米線,一次輕鬆的交流,也可以是促成改變的契機。而「賽馬會教師社工創新力量」自2016年推出而來,多年來一直支持了不少創新社工及教師的工作,同場亦有很多有趣的案例值得再跟大家分享。期待在疫情過後,我們都能夠繼續推動更多以人材為本的創新工作,為本地的社會創新生態系統注入更多新力量。
作者簡介:
張樂芹,The Do 社會創新項目顧問 (賽馬會創新社工力量導師)、亞太區青年發展基金 執行總監。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希望透過創新教育可以拉近青年貧富的差距,找回社會的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