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開始的反修例風波持續至今已經兩個多月了,相信無論是持有甚麼意見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疲累。很可惜,暴力衝擊示威在可見的將來都看不到會平息的跡象。每個星期六日都有示威衝擊活動,有時星期一至五晚上都會有衝擊的情況,最多是包圍警署。
事件發展至今,簡單點來說,就像家人吵架。很多時家人都會吵架,一些小事會吵架,一些大事會吵架,有一些更是長久下來積下的問題,有積怨。如果是有長期積怨,一旦因為一些事情而引爆,可以造成很大的衝突。要處理長期的積怨,是不可能在短期內靠做一兩件事就能徹底解決的。如果可以在短時間解決,那就不會成為積怨。
面對這樣的問題,要分兩個階段去處理解決。首先,當然是要盡快制止吵架衝突的情況。怎樣可以制止爭吵呢?無論是哪一方,光靠包容對方都是並不可行,因為這只會助長對方,令對方沒有改變立場的動機。當然也不可以完全堅持自己的立場,一點改變的空間都沒有。因為這樣對方也不可能接納。簡單來說,就是一人讓一步。
現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四項行動,當中包括不少市民一直要求的撤回逃犯條例,無論此舉是早是晚,政府總算是踏出了第一步。現在,應該到一眾示威者走出一步,停止暴力示威,讓雙方有和談和解的機會。
但是,有一點政府必須堅持,就是違法的人必須都得到應得的懲罰。無論是甚麼理由,那些扔汽油彈等嚴重暴力行為的人都必須追究,因為那些是傷害人身的行為。必須強調的是,警方對那些暴力示威者的拘捕行為是絕對合法及必須的。我們應該把和平示威者與暴力示威者分開對待。就算推動和解,也絕對不能有那些暴力示威者犯了這麼嚴重的罪行而沒有任何後果。
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踏出了和解的第一步,答應全面撤回逃犯條例修訂之後,希望一眾反對修例的市民可以也行出和解的一步,平靜下來,一起向暴力行為說不。中秋節快到了,我們香港這一家人,是時候要團圓了。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
杜礎圻
(本會提倡價值多元,故任何本會會員發表之文章並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