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的演出,熟悉的音樂,從小就會哼的歌曲,例如《Do-Re-Mi》——"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 Ray, a drop of golden sun. Me, a name I call myself. 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音樂一起,帶動全場氣氛。
《Sound of Music》已經有65年歷史,1959年首演,隨即奪下最佳音樂劇在內的五項東尼獎,原來故事還是真人真事改編!故事主要講述在三十年代的奧地利,一位名為Maria的修女因為被修道院認為不適合修道院,因而被院長委派到一位上校的家中擔任他7個小孩的家庭教師。因為Maria熱愛音樂,而且以真心對待孩子和上校一家,讓原本冷漠的家庭重拾了生氣。
上校的角色設定為非常冷酷,嚴格,事事講求規矩,自從前妻離世後更變得冰冷。現實中的上校一樣是用哨子呼叫孩子,只會讓他們穿著水手制服,後來因為Maria的出現,令家庭變得溫暖,而Maria和上校亦產生了感情,最終結成夫婦,則成為了7個孩子的後母。
但好事多磨,當時是二戰時期,奧地利被德國強硬要求合併,忠心愛國的上校為了拒絕加入納粹德軍,於是全家秘密流亡到瑞士。不過,現實中的他們其實是坐著火車到意大利,之後就移居到美國。
《Sound of Music》是一個關於愛、仁慈、希望和生存的故事 ,在迷茫之時,為人帶來一點光。這齣音樂劇既包羅了大家喜愛的樂章,亦是關於一個在面對困難而勇往直前的生存故事。
對我來說,看一場激動人心嘅Musical,真的可以喚醒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