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輕柔舞姿,勾勒出頑強的烈女子。(作者提供)
芙烈達(Frida Kahlo 1907-1954)是墨西哥舉世知名的傳奇女畫家,香港芭蕾舞舞蹈團把她的故事改編為原創芭蕾舞劇,4月4日至六日的演出,超乎想像地完美演繹,我盼望此舞劇能以香港為起點,成功走向世界。
芙烈達是被車禍和厄運輾壓,負隅頑抗的烈女子。編舞家奧喬亞(Annabelle Lopez Ochoa)說:「芙烈達·卡蘿的一生經歷,不僅僅是關於苦難,它也關乎堅韌不拔,重塑自我,以及從痛苦中創造美的能力。」
舞台一揭幕,編舞家已經出手不凡。她活用墨西哥亡靈節的骷髏骨造型,表達死神如影隨形地包圍她,Frida 注定一生和死神搏鬥。她被禁錮在一個巨大的箱子裏。觀眾恍如從天花俯視困在病床上的她。巨大的箱子,又像一個大畫盒,讓她逃離現實的黑暗,用畫筆點染繽紛的人生、創造另一個自己。最後,這個大箱子變成一隻巨型的蝴蝶,讓她生出翅膀,乘風歸去。
芙烈達不甘向現實低頭,她舉起畫筆向命運宣戰!她逃離灰暗的人生,以繽紛色彩和奔放的想像力,重塑自我,令殘廢的自己,變成一隻奔跑的鹿。
舞蹈的布景和動作,融合了芙烈達的畫風:靈動跳躍、花團錦簇,和現實中受殘障所困、被病痛折磨日漸枯萎的身體,形成強烈的對比。展現在畫布上的多個芙烈達,幻化成舞台上紅橙黃綠青藍紫的精靈,像孫悟空七十二變,跳出命運的五指山。
芭蕾舞以mobility(靈動)超越immobility(殘障),
以輕盈舞姿,展現沉重的人生。
以七彩的繪畫,戰勝黑暗的命運。
以想像力奔騰的超我,代替困於現實的我。
但凡感動人心的藝術,皆代表能引發共鳴的普世價值,超越時代,超越地域,為不能言說痛苦的人發聲。盼望以後在港芭能夠看到更多這樣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