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到摩士公園晨運,再插針式走進可能是全港最擠擁的大成街街市;到上村藥房添置家品,再到新蒲崗買無添加麵包。這是我家巫婆日常,十幾年來,日日,如是。
曾扮孝順做乖孫陪她到處走訪,發現於我三兩小時的行程,她需要走足一整天(可能因為吹水時間太長)。看著一個平民百姓走進大街小店三兩步就有人用潮洲話問好「買餸呀食飯未」,陪太后出巡的我深深體會這種連結便是家。
植根於此,習以為常,卻不懂用屏幕自助點最愛的魚柳包,卻不知叫慣的龍翔中心已改為黃大仙中心北館。坐鎮的酒樓易手了,幫襯超過廿年的理髮店敵不過租金加幅執笠了,隨著社會進步社區發展,改變和改善是理所當然,但在追求美觀度方便性時,我們又有否想過上一代老一輩的適應力?
在黃大仙住過十年,這裡的社區面貌,我一直關注。作為全港長者比例最高,以及公型房屋比例最多的地區,我們應怎樣顧及在這裡生活的人?怎樣可以讓年青人更理解更關注長者的需要?都是這幾年一直在我腦海中的問題。
直至兩年前遇上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認識「社會資本」的定義和背後理念,才令我意識到,在社區所見所想所感,或可整理成一個讓社區內各人參與的計劃。這是「你的故事 我的啟示」社區故事計劃的由來。下回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