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話「外國的月光特別圓嗎?」,暗指外國和本地根本沒兩樣,大家都看著同一個月光,何必崇洋?其實這句說也可以繼續解讀——對呢,既然大家看的月光都一樣,也即是本地同樣沒比別人優勝吧?(難道「本地的月光又會特別圓?」這很違反邏輯啊。)咁既然反正一樣圓,有人總是喜歡看本地的,自然有人特別欣賞外國的,也就全屬個人喜惡,吹佢唔脹,講多無謂。
但又假設,人是聰明的,自然會做聰明的選擇(例如,但不限於「高官最支持本地出色教育,很多子女卻都被送去外國讀書了」),那麼外國的月光可能不特別圓,但會不會……觀賞月光的地方,環境可能特別好?天空可能少點懸浮粒子?附近的大廈可能少點光污染?讓人家更喜歡看那裡的月光?不然怎麼就是這麼多人要讚美外國的月光呢?難道是純粹食錯嘢麼?
又說到幾個月前大家都推「夜繽紛」,成效如何自己看吧,本地的事情其實大家都不會評論,反而想要分享一下外國的「夜繽紛」。十月時我和太太又趁周末快閃了兩日泰國曼谷,星期五深夜去,星期一凌晨回,所以我可以度過兩個曼谷晚上。
星期六晚上,曼谷人多就預料之內啦,人家不知回復平常幾耐了。用我僅僅識的四字詞來形容曼谷的夜街頭,當然就是「熙來攘往,肩摩轂擊」,人多得來,天氣始終帶熱,是真正的「熱」鬧。最意想不到的其實是星期日的晚上。那夜我們作上機前的最後衝刺,卻又有點頂不住太熱,最後直衝普通不過的大商場CentralWorld,原本諗住兜個大圈算。當時已經晚上九點十點,商場門口仍然在搞活動,好似是一個音樂會似的,而現場的都是十多歲的後生仔女。「嘩,聽日唔使返學㗎佢哋?」我非常衷心的問出口。後來睇住他們散場,但肯定以千計的人仍然不積極回家,內心反而覺得有點青春,這城市真有活力。
繼續講快閃,其實九月時老婆也帶了我去台北慶生。長話短說,台北的夜市人超多,又是expected啦。後來我們因為在夜市吃太飽了,決定走路回酒店。當時已經凌晨一點,條街仍然好似太子夜晚八點一樣。然後我們看到間「屈臣氏」,行街精如我倆唔想放過,想趁人家收店前再闖一回,濕紙巾都買。「請問這裡何時關門啊?」我好奇,問店員。「屈臣氏都24小時開門呀。」我差不多尖叫出來,我是不是很「大鄉里」?從前香港的「不夜天」名號,是要給台北人拿走了?
看著大部分商店九點已關門的香港商場,我不想再說下去了,還未說到七月時去新宿,那棟差不多通宵營業的新大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