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大部分都是為夢想而奮鬥之族群,以有朝一日殺出紅海,發現藍海,名成利就為目標。當然亦有一班想過老闆癮,不用看人面色而過活的朋友,行走江湖見人有個Founder、Co-founder、CEO名銜,應該比較方便埋堆。
事實上要踏上成功的台階,還是需要真材實料地拿出成績單來。當今天滿地初創,有過江龍,有本地薑,還有大財團扶持的多國組合,縱然你有無窮創意,要做出成績就要有一個扎實的團隊及實際的執行力。有朋友曾經在一過江龍餐飲訂位平台工作,本地負責人是從新加坡調派過來的老外,對本土飲食生態沒有太多認知,只是跟隨著平台在新加坡的做法。而他的本地團隊又未能配合,根本執行不了整套商業模式,只有用燒錢回贈請食飯等方式去支持使用量。
另外,有初創公司由資深行業工作者組成,有些在打工時已是主管級,甚至老闆級。他們未必是搞創新的那位,反而通常是對外做發言人士。我見過不少在公眾場合演講就有如長江之水,但聽多幾篇就是重複重複的碎碎唸。約個會跟他們了解一下商業模式,就發覺這些大哥級識講唔識做,兼執同事口水。
再有機會從其同事口中得悉,他們的怨氣也頗大。老闆就是好高騖遠,講咗以為識咗,識咗當做咗,消耗了團隊的生產力及士氣。更可怕的是問題人物並不知道自己就是那個應該被解決的問題。
歸根究柢沒有執行力,給你講多少個講座也不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