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走向開放、公民社會壯大、政治紛爭在各種平台呈現、政府的作為受到質疑及挑戰、決策引起各界評議,更多人要求政府向社會交代及問責,這一切有破壞過港英殖民地政府的管治根基嗎?不但沒有,更多人反更願意為香港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出謀獻策,生活水平及經濟條件反而不斷在改善。經濟發展累積的財富也沒有因為社會上的聲音多元而離棄香港,政府的絕對權威下墮、人民的社會及政治意識的提升反令更多人願意在香港安身立命。
加上幾十年來,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得到國際社會的信任及寄予盼望,投入香港的資金不斷增加。香港就像一個聚寶盆,人才、資金、勞動力都不虞匱乏,更加重要的是制度性的硬資產更加穩固,令更多人更有信心把自己的才智、財富及未來都凝聚在這裏。就算不一定雨露均霑,社會仍然有矛盾、有貧富有差距、價值觀有差異、也有紛爭,在這個過程中也經歷過大大小小的經濟起落及的社會政治衝擊,但香港社會的整體情況由八十年代到回歸之後的頭十多年都可以說是穩如磐石。
那種整體性的、全方位的生活水平提升,整個社會也走向更普遍的富裕,大部分市民都能夠看到希望,這就是善治,這才是共同的富裕。不同階層雖然口袋裏金錢或資產的貧富不一樣,也有予盾,但大家都共同擁抱着人人可以共享的制度性資產。這就是最起碼的、能夠讓人人在各自的崗位及立場上一同共建香港社會的共同富裕基礎。
政府雖然會受到挑戰,民主訴求也持續上升,但管治沒有過不了關的重大危機,政府和民間的關係也沒有根本性的惡化。2012年時,梁振英成了特首,上任前的民望仍然在上升,反映社會受落他的政綱,也對政府仍然有盼望。結果大家給他的機會及對他的期待落空了。換上了林鄭月娥的時候,大家初期不也是對這位特首有過期盼嗎?今天又是如何?有趣的是,那個把香港曾經有過的共同富裕基礎摧毁的權勢,卻說要在整個中華大地推動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