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陣子趁清明時節,回鄉祭祖。爺爺嫲嫲祖居在新會農鄉,他們和父親山墳均在新會圭峰山麓。以前新會、台山、開平和恩平地區距離廣州省城較遠,交通不便,自成一角,講的方言稱為四邑話,跟正宗廣府話頗有分別。
新會在珠江西邊,與中山等地河川交錯,水道縱橫,魚塘粼粼,稻田阡陌,公路不好建。記得小時跟父親回鄉,不論是從香港或廣州出發,只得乘汽船,過一個晚上方能抵埗。今時今日早有直通旅巴,從香港多個上車點,經深圳灣大橋,沿江高速公路,北上虎門大橋,西轉經中山,直達江門,又或新會會城。這一帶現今已成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部分。
這段由香港往珠西的路程猶如一個倒轉的V字。不塞車的話,三、四小時左右可到新會家鄉。可是虎門大橋現在是一個嚴重的樽頸,車程可延至四、五小時。我回程坐親戚的專乘,晚上十一時的虎門橋擠塞得像紅隧一樣,結果近五小時才回到港島。
經濟學者都說,塞車是經濟繁榮的象徵。虎門大橋的交通擠塞,引證珠三角東西人流物流增長迅速繁忙交錯。上周從大灣區的考察得悉,為要縮短珠江東西兩岸交通距離,紓緩虎門大橋的負荷,分別在虎門大橋南與北,各建跨江通道:靠南是深(圳)中(山)通道;靠北乃虎門二橋。前者預計2024年完工,後者2019年建成。
其實,最快直接駁通珠江東與西的是港珠澳大橋,目標爭取年底竣工。一旦通車後,它把珠三角口「倒V」的格局變成「A」型,以香港國際機場到珠海計,只需45分鐘。若要清明祭祖,我的旅程大可能可以減至2小時。
四邑從前較窮困,故此很多鄉人離鄉別井往港澳或海外謀生,港珠澳大橋的落成,將是大家引領期待省親、旅遊和物流的捷徑。
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