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2-12-16 04:31:41
日報

天星與風水(一)

分享:
天星與風水(一)

天星與風水(一)

風水行有一句諺語:「一等地師看星斗,二等地師看水口,三等地師隨山走。」這是指風水堪輿最高之「境界」是可以利用「北斗天星」布局選擇而不需要在山上尋找龍穴。因為傳統上《易經系辭》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這是指天上星宿的布局,在地上的山川會出現類似的形勢,所以如果善利用天星選形勢,大可以用於建立國家首都、大都會,小可以用於小城鎮、小鄉村,以至家居房屋及墓葬。

中國是古代五大文化古國之一,但至今天,除了印度有希望進步外,其餘三國已變成歷史名「國」,中國至今天是唯一成為經濟、政治軍事上世界第二的強國,直接威脅美國霸主的地位。這一點與中國首都選在已有八百多年歷史的「北京」有很大關係,因為從堪輿角度,北京之布局規劃符合天上三大星垣之一的「紫微垣」布局,所以雖然在歷史上因時空不配,有起有落,但興旺起還是可以「領導」世界,生生不息。

但今天懂天星又懂風水的「大師」寥寥可數,中國天星七政四餘漸趨式微,不少年輕人反而對較簡單的西洋占星趨之若鶩。這一點與學習中國占星要懂天文知識,現代七政書籍不多,及要看古籍之外,古代禁止「私習天文」也是占星不能廣傳的原因。在唐律及明律法中有明文規定除了皇家欽天監外,禁止「私習天文」;明代甚至指出,如果有人「報串」舉報他人「學習占星」,他人「罪名成立」後,更可以在抄習天文者其家時找值五十両之財物給「舉報者」作為獎勵。

adblk7
adblk8

占星簡史

中國人對天文的認識與中國文化一樣久遠,河南濮陽出土的一個墓葬中已出現葬主左右有貝殼堆砌成的青龍白虎的形象,其頭頂更有用人骨造成的「北斗」形象。戰國時,甘德,石申都著有天星之書,統稱甘石星經,是世界上第一本占星之書,湖北出土戰國時代曾侯乙墓隨葬品中,有一個漆箱內有青龍白虎及二十八宿的形象,印度人雖然也聲稱是「梵歌」中,最先定位二十七宿,但無客觀歷史證據,此漆箱成為歷史上中國人已定立二十八宿最早的證據。湖南長沙出土漢中山王墓中也存有一些觀星看隕石流星的記錄,可見中國人觀星的認知。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