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的,大都希望孩子能夠幸福快樂地過一生。孩子如果做到了,作為父母,大概應該很高興吧!理論上該是這樣了,但人的際遇往往出人意表。即使結果達到了,但過程與最初期望的有所差別,那份高興,還是否能夠維持?

朋友Y是舊同學,一向讀書都名列前茅的。朋友Y的家庭稱不上富裕,但也算是小康之家吧。讀書成績甚佳的Y,家庭對她一直頗有期望。當年她會考、高考的成績均很理想,結果她被美國其中一間長春藤的大學取錄了。被如此一間世界級的大學取錄,週圍的人對她將來成就的期望自然再度提升。我認識朋友Y的父母,他們當年,也的確為朋友Y的成績感到很驕傲的。讀書從來都難不到朋友Y,她自然也順利地從那所大學裡畢業,然後找了一份許多畢業生夢寐以求的工作。當一切都好像按照大家所預計的劇情發展時,她突然辭掉了工作,跟在大學裡認識的男朋友結婚了。自此之後,她便變成了一個全職妻子,沒有再出來社會工作了。數數手指,這個狀態,已經維持了十幾年。
為此,朋友Y的父母感到無限糾結。他們給朋友Y供書教學多年,適逢朋友Y又是讀書的好材料,還進入了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大學…居然只工作了這麼短短數年,就「收山唔做」疊埋心水嫁人?太浪費了吧?朋友Y的父母心想:如果自己個女一直做落去,現在可能已是那些跨國機構的高層,賺著人人羨慕的薪金吧?女兒幹甚麼要如此糟蹋自己的前途?
現在的朋友Y,常以「平凡C9仔」自居。現在的她也算不上富裕,但生活也算不太差吧。朋友Y的在大學裡認識了自己的老公,她老公是個大好人,對她寵愛有加。兩口子的生活,我認為是很理想了。難得是,朋友Y也自覺自己過得很幸福。對於自己父母,以至很多身邊朋友,都覺得她是浪費了自己的前途,她倒不以為然。她說反正自己覺得生活得幸福,別人喜歡怎樣想,其實於她何干?
人要怎樣生活,說到底其實還是只需向自己負責。只是當我代入她父母去想,我供書教學,努力栽培這個孩子,最終目標,其實也不過是希望她可以有幸福快樂的人生。也許過程和形式和最初計劃的有所差別,但這個孩子,現在的確過得幸福快樂。自己多年的「願望」其實也實現了,那還有甚麼值得糾結?我大概應該替這孩子高興才對嘛?撫心自問,假如自己的孩子一直如計劃般在事業上拼呀拼,她最終所能感受的幸福,會否比現在要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