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6-12-23 11:00:00

年紀略大,機器不壞

分享:

一個「老」字,會令你想到什麼?外表衰老、週身病痛?守舊囉唆啥也不懂?四年前由走在科技前領的電訊界轉至長者安居協會工作,朋友們都大感詫異,頻說「這工作很有意義」,但下一句便問「你慣了Comtech(Communication technology,電訊科技) 節奏超快,要幫長者,捐錢便可!」

世界正經歷人口老齡化,香港據世衛指標已屬老齡社會(即65歲或以上人口達14%或以上),所產生的各式挑戰又是否靠捐錢救濟便解決?我不慣吵嚷甚麼都要政府供給,然而商業機構始終要先顧賺錢,鮮有帶頭應對社會課題;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 則無分界別,只要有心皆可參與推動。香港屬世界級都會,想善用科技應對社會老齡化挑戰,又怎能只限於醫護範疇?我們未必能像日本般於發展長者照顧機械人的技術與歐洲各國角力,亦未必會如新加坡般投放大量資源建構‘City for All Ages’,但於推動新型「居家安老」服務的層面,社會創新的思維和實踐絕對是腦筋靈活轉數快效率高的香港人的強項。

adblk6

十年前我曾以企業社會責任模式免費為協會研發流動式「平安鐘R」(現稱「隨身寶」)技術平台,加入協會後把「平安服務」應用延伸至智能手機平台上予醒目aunties和uncles,再推動電子健康(eHealth)技術應用於協助基層長者健康管理的新項目,著眼點都是透過結合科技與人本服務,帶出「平安」的價值,並依循著協會以「企業養福利」的理念,讓不同階層的長者及銀齡人士都可有適用的支援服務,樂活於社區。香港的「登6者」(指已屆60歲長者)愈來愈多是年紀略大但機器不壞,我尤其希望年輕一代不要負面標籤比自己年長的前輩,凡人皆會老,人生經歷和睿智會隨歲月漸長而累積及承傳。若對本地老齡社會作多角度的實證分析,便可發展積極有效的策略,而不失社會創新的機遇。

梁淑儀 長者安居協會行政總裁

更多資料: http://www.sie.gov.hk/go/irene-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