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財政預算案公佈當日的早上,各界在期待預算案的內容前,立法會的工務小組繼續密鑼緊鼓處理香港的工務工程撥款,同日議程就討論到元朗區內的排水及防洪工程撥款。這類工程是源自近年特區政府大力推動親水文化,當中舉措就包括到一系列的大型排水改善工程以及新發展區的排水規劃需加入活化水體的概念等。
一如早前獲傳媒廣泛報道的啟德河活化項目,今次討論的元朗明渠的工程設計亦提出河道走廊和觀景等安排,將河道空間變成當區休閒的新去處。工程位於元朗區鬧市範圍,受惠人口近20萬人。有關建議當天就獲工務小組通過,稍後將會到財務委員會等候批出撥款。
宏觀而言,元朗與北區組成北部都會區,面積達300平方公里,目標是容納250萬人口。作為一個都會,相信公眾對相關的排水基建肯定有充分的心理期待。目前香港黑色暴雨警告是針對每小時超過70毫升的雨量,這個警告訊號一經發出,代表香港當日需要停工停課通產。與會官員答覆議員提問時指出元朗是次的工程將可以應付每小時150毫升的雨量,簡單理解就是可以抵禦200年一遇的洪水。
聽畢官員的答覆,剎那間好像可以對北部都會區的排水基建放心。但據悉,目前北部都會區內亦計劃多處大型系統排水改善工程。以北區為例,亦正籌備沿平原河的大型系統排水改善工程(編號4173CD),最近設計已刊憲並接受諮詢。令人疑竇的是,政府當局簡介設計時,表示北區平原河工程只可以給予應付十年一遇洪水的文字承諾,亦表示根據目前政府內部的技術手冊,不能將抗洪標準提升。
港人需留意根據北部都會區的文宣,平原河正身處北區打鼓嶺發展區,將會設立6個地鐵站,預計新增最少30萬人口。既然大家都是北部都會區的範圍之內,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只不過前者元朗是現在多人住,後者打鼓嶺是日後多人住,難道政府相關部門在設計時忘記了北部都會區的概念,還是忘記了打鼓嶺發展區1000多公頃土地未來需容納數十萬人口?之後附近陸續遷入人口後,再研究提升河道的抗洪標準,不是捨本逐末嗎?筆者相信,平原河工程到立法會階段,相關標準的問題亦肯定備受議員的批評。
同日財政司司長公佈本年度的預算案,繼續強調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是實現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佈局,亦公佈了一系列與創科相關的基建項目。今日的鄉郊,未來是容納大量人口和產業的都會區。有鑒於近年的氣候變化,先後有兩次超巨大颱風襲港,內地近年亦發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相信港人肯定相當關心地區與排水排污相關的基建工程。從今次的地區排水工程事例,可以看到有關北部都會區的基建標準有必要統一標準的問題,亦有必要進一步深化政府部門內掌握北部都會區的概念和加深理解,盡快更新與基建工程相關的技術手冊。否則,相關的問題將會繼續發生。
最後,北部都會區目前有特首領導的督導委員會,亦有財爺領導的諮詢委員會,行政架構上亦成立籌備辦公室。筆者期盼今日題述的問題,社會賢達和相關委員可以在北部都會區諮詢委員會提出,以便政府知悉和跟進改善。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
香港新青會副會長
黃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