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台上的任劍輝真情流露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任劍輝離世。一晃眼,便是二十六年。
她成名早,淡出也早。早在全女班年代已經嶄露頭角,在四、五十年代,先後與不同對手合作,如陳艶儂(新聲劇團)、芳艶芬(新艶陽劇團)及白雪仙(仙鳯鳴劇團)等等,奠定在粤劇界的超然地位。
吾生晚也,未有機會親睹戲迷情人台上風采,實在是一種遺憾,我輩只能從電影中窺探她的藝術風貌。人家常説:看電影始終不及舞台演出。這個自然,電影多作分鏡頭拍攝,難有一氣呵成之感,而且戲曲演繹講求手眼身法步的整體配合,電影或許未能充分展示每位伶人的藝術成就。但是,對於我們這群八十後而言,能夠欣賞到前輩留下的作品,可算是聊勝於無吧!
她拍攝過不少電影,若要選取最令我鍾愛的,則誠意推介《蝶影紅梨記》及《大紅袍》。前者是唐滌生作品。痴情書生難見神交客,更誤會對方已死,失意落寞,最後兜兜轉轉才高中榮歸,歌舞慶團圓。任劍輝演繹隔門的狂、讀箋的癡,在影片中展露無遺;後者是海瑞鬥嚴嵩的老故事,她以女兒身飾演一代清官,奏嵩一場,只見她關目有神,功力盡顯。相信欣賞過的戲迷,都大抵同意。
近年,偶爾找到任姐所屬劇團的公演或籌款義唱錄音,閉目細聽,會頓時發現有如置身現場一樣,與觀眾共同感受她的瀟灑風華。

全女班時期的任劍輝(後排左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