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看了一齣名為《戈培爾與希特拉》(Goebbels and the Führer)的德國電影,描述納粹德國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被稱為「宣傳天才」的戈培爾(Joseph Goebbels 1897-1945)從1938年至1945年與希特拉的關係與遭遇。電影參照戈培爾日記及其他史料,歷史準繩度有一定保證,讓觀眾從戈培爾的角度見證第三帝國的興亡。
電影把戈培爾描繪成一個自大卻頗為正常的人,很多時候甚至顯得比希特拉清醒及更富遠見——他不同意希特拉發動戰爭,認為德國只要繼續和平擴張下去,便可穩操勝券,只是希特拉擔心自己命短,因而不得不盡早發動戰爭;德軍在史太林格勒遭到重大挫敗後,戈培爾曾多次向希特拉表示必須與盟軍談和。假如希特拉多點重視戈培爾的意見,歷史很可能會改寫。
儘管電影多次觸及屠殺猶太人的情節,歷史上戈培爾也積極參與納粹大屠殺,電影卻沒有把戈培爾描繪成喪盡天良或強烈憎恨猶太人。他很大程度只是忠於希特拉的命令,希望更有效發揮他的宣傳才能,寄望能憑藉這些功勞「上位」,爭取對希特拉的影響力及其信任——世間多少人誤盡天下蒼生,都只是為了博上位。
為了進一步證明他是個宣傳天才,戈培爾在確定德國將要失敗,自身也斷無投降的可能時,決定追隨希特拉自殺,讓自己與希特拉一同被載入史冊。這種念頭使他在見證希特拉自殺後,親自把5個女兒和1個兒子毒死,之後和夫人雙雙自殺殉黨。
導演希望電影可以作為一部警世之作,不讓歷史在今天重演,甚至刻意將希特拉人性化,讓人們認識到希特拉不是某種惡魔,而是個做了可怕事情的人類,這種人並非如想像般屬「百年一遇」。
即使主角們的演技是不錯的,但飾演戈培爾和希特拉的演員實在太不像,成為了電影的一大敗筆。不過導演嘗試將某些場景與真實影像混剪,總算恢復了一些歷史感。 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