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炎疫情越演越烈,近幾個星期,疫情的焦點,由之前的中國,轉移到歐美各國,而且一發不可收拾。是次的肺炎病毒當然是傳染力極強,教人難以應付,但自疫情從武漢爆發的消息傳出,至疫症傳到去歐美各地,並且落地生根,當中也有近一個月時間吧?歐美各國大部分是文明社會,醫療系統先進,人民學識水平也高,現在大家都被困在抗疫的泥沼當中,而且還有點在挨打的狀態;到底是這個危機太兇太難抵禦,還是早前大家太過輕敵,對未殺到埋身的危機掉以輕心?
在日常的工作裡,最容易讓我們對危機掉以輕心的,是距離感。危機發生的位置離我們越遠,我們對危機的警覺性,往往也越低。就像一個在地球另一邊出現的風暴,我們在新聞上看到了,大概只是會「嗯」一聲就算了。反正那個甚麼颶風很快會消散,也不見得威脅到我。在遠處有人在打仗嗎?我們同樣也是「嗯」了一聲就算了。那裡大概是兩族人在廝殺吧,打了許多年啦。我們與他們無仇無怨,這事情不會影響到我們的……而且距離那麼遠,飛彈也不見得會射到我們這裡吧。然而每種危機的性質都不一樣,有些的確是很地區性,且不會擴散開去的。但地球上有極多的危機,其實都是隱藏著極大的擴散性的。由危機的起源處,擴散到你的眼前,可能不是一時三刻就到,但現今社會是一個緊密連繫,一環扣住一環的世界。透過蝴蝶效應,你可能不能透徹掌握到,最終那個遠處的危機會確實如何影地響到你,但你要有心理準備,你是不可能獨善其身的。在以前的世界裡,危機根源與你的距離,讓你產生安全感。但世界早就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流動頻繁,那些地域上的距離,比你感覺上來得近許多。而那些好像在遠處發生的危機,真實卻很可能是近在咫尺。
距離感之外,另一讓人掉以輕心的元兇,是資訊。以前的人沒能力掌握資訊。對正在發生中的危機所知不多,於是胡亂猜想,容易引起恐慌。恐慌當然會引發其他的大問題,但至少不致對危機輕敵。現在是資訊爆炸的年代,資訊唾手可得,但同時資訊的真偽卻越來越難區分。多年來,文明社會的人,都集慣相信權威機構的資訊。然而當來自這些機構的資訊有誤時,大家對事情的判斷也會跟著出錯了。然而這些所謂權威的機構,以至政府機關,有沒有自己的agenda?所提供的數據和資訊是否完全可靠?就像當權威機構向你提供資訊,說現在的危機只是小事,一切都是可防可控的時候,你就可以放下戒備,對遠處發生的危機暫且置諸不理?
地球上每天有著大大小小的危機在不同地方爆發,總不能將每個在遠處發生的危機,也像如臨大敵般防範著。這樣做人也的確會很累。但只要細心想想,我們跟那個地方的交雜比較多,便會知道,在那些地方所出現的問題,最終還是會搞到我們頭上。即使距離很遠,即使那裡的權威機關說一切都沒有問題,我們都絕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