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向大學生分享生涯規劃的心得。
過去一周,筆者接受了幾間中、英文傳媒機構訪問,談青年人就業的事情。首先是教育資助委員會公布八所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及薪酬待遇調查結果,截至去年年底17,751名受訪畢業生中,1.3萬人選擇就業,288人待業,佔2.1%,較前年微跌0.1%;據教資會統計,去年8所資助大學畢業生平均薪酬達30.3萬元,按年升7.8%。
筆者對於這個調查結果並不感到意外,隨著經濟復甦,企業需要搶人才,尤其是要補充生力軍;初階入職崗位的薪酬基數較低,縱使大刀闊斧加薪,相對企業整體薪酬預算而言,只是「濕濕碎」!在一般商界,大學畢業生的起薪點介乎15,000至25,000元不等;某些行業的龍頭企業,如地產、銀行、消費品等,見習管理生的月薪約3萬元。國際一線投資銀行的環球市場分析員,入職月薪更高達港幣9萬元。
公務員事務局長楊何蓓茵上周也談到,要爭取優秀青年人才加入政府。除了短期實習計劃外,政府不妨和大學的各院系深入研究,推出時間較長(6至9個月)的帶學分在學在職計劃。若干大學生在三年級時已修畢絕大部分的要求學分,如果可以在第四年到政府部門實習,並且獲得學分而完成畢業要求;在工作表現滿意的情況下,便可以無縫銜接地在畢業後留任政府。相信如此安排,必定有助政府早著先鞭,「搶」到更多青年人投身公僕隊伍!毋須冗論,實習時期較長的帶學分計劃,無論對僱主和同學,其效益必遠比2至3個月的短期計劃,高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