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和媽媽在緬甸旅遊時,媽媽忽然說想來到杜拜,考慮她已80歲,明年健康狀況如何誰也說不準,便趁我還未復工,安排她來了杜拜。籌備時上網才發現杜拜的旅遊黃金季節原來自11月開始,真的孝順有福。
杜拜,我在2011年便來過了,那次留下不錯的回憶。但具體行程確實記不起了。幸虧現在有旅遊網,機票、酒店以至哈利發塔等行程都可以在指尖上搞定。
杜拜給我的印象便是充斥著外國勞工,令杜拜很國際化。在杜拜機場接我車的是來此地10年的原籍遼寧瀋陽的司機。到了酒店,為我母子倆辦理入住手續的是來自河南焦作的女孩子。她告訴我很喜歡香港的歌,例如Beyond的《海濶天空》、《真的愛你》。我說我媽媽最愛的反而是內地的電視劇,例如《那時花好月正圓》。這位焦作女子便告訴我『她來杜拜前便和她媽媽一起「煲」此劇」,我便反問她是否剛來,因為該劇是本年中才播完的。她便告訴我來了杜拜工作才一個月。
在我和焦作女子聊天時,她的上司,一位穿著傳統印度服飾的女子為我媽媽和我點額頭。王小姐告訴我這是她們酒店傳統的歡迎客人儀式(因為我入住的是印度人在杜拜開的酒店),然後她告訴我她的上司是印度人(見附圖)。這位印度朋友還免費為我母子𠉴up grade房間,讓我們的房間可以看到哈利發塔。此刻筆者便是一面眺望這樓高828米的巨塔,一面寫稿,感覺瀟灑寫意。此外,我和媽媽在酒店的酒吧夜宵時,接待我們的是待應是菲律賓人和她們的愛爾蘭經理。
造訪哈利發塔時,我在塔內碰見來自巴基斯坦的電梯管理員。遊覽完畢去了杜拜商場內一家中國餐館吃晚飯,負責接待我們的是一位斯里蘭卡年輕人,他來杜拜已逾7年。我們遊目四顧,同樣在樓面工作的有尼泊爾中年婦女,還有貌似菲律賓人的。由於不方便逢人便問「來自何處」,故不敢肯定。
翌日我和媽媽到杜拜河邊坐水上的士,正值午飯時間,旅客不多,我們母子倆變成了包的士,我們的司機是孟加拉人。(見附圖)。坐完水上的士上岸後,媽媽在舊杜拜城區見到一些攤販,立刻「血拚」。我們遇見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為人誠實的店主,媽媽買完一批又一批,我也忘記了前一批的錢的找續給了我沒有,這位巴基斯坦店主還主動告訴我他有50元AED(杜拜當地幣值,50AED相當於100港元)未找續給我,還主動和我說「中巴友好」。我媽媽還提議和他合照。(見附圖)。
我猜杜拜當地人是富有到不用工作了,所以很難在旅遊圈的前綫員工中碰到杜拜人。
但看見這麼多能幹、敬業和友善的外勞,我不禁想起香港。當然香港和杜拜不能直接比較。但杜拜大量輸入外勞,結果是令杜拜的旅遊業,真的很國際化,也繼續贏得旅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