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8-09-28 06:00:00

法院磨心

分享:

本文見報日,美國電視直播,總統特朗普擬提名最高法院法官候選人Kavanaugh,與指控他在少年輕狂年代,對她曾作性侵犯的大學教授,在參議院互相對質。有關指控一經提出,引發多位其他女士作相同指控,不論誰是誰非,恐怕該位候選人,已被人格謀殺,即使有關提名,在共和黨仍僅控制大多數下,勉強獲得通過,現年僅53歲的他,未來至死之日(美國最高法院法官屬終身制),仍難以完全洗底,日子將不好過。


同一周內,美國娛樂界殿堂級人物Bill Cosby,也因性侵犯罪被判刑,連保釋等候上訴,也被法官否決。「Me-too」浪潮殺傷力之大,法官、巨星無人能倖免。


早前,兩位獲提名出任香港終審法院的女法官,雖然履歷顯赫,但因廣為人知支持同性婚姻立場,在立法會按《基本法》通過兩人任命程序時,引發稀有爭議,將來終院一旦(恐怕難免)需要審理涉及同性平權案件,恐怕爭議仍會不斷持續。


本應由立法機關解決的問題,例如同性婚姻合法化、新移民房屋、綜援權利、外傭永久居港權等,卻因議會兩極分化,及運作易被癱瘓,法院被迫愈趨政治化。香港更由於《基本法》極難修訂,不能循立法改變終院司法判決,終院判決,得以一鎚定音。與美國、日本、印度等相對少數地方相似,香港不分設憲法法院,終審機關同時審裁憲法及行政法訴訟。種種原因,令香港終審法院,與美國最高法院一樣,淪為政治磨心。

adblk6


美國上任總統奧巴馬,離任前,本有機會委任立場較接近民主黨的Garland為最高院法官,卻被參議院主席(屬共和黨)阻撓,拒絕召開審議程序,結果席位一直懸空,更被特朗普利用為重要選舉政綱。這次借著性侵犯指控,參議院審批程序能否被拖延至11月中期選舉,讓民主黨一旦獲取大多數而(一定會)以牙還牙,需拭目以待。惟無論如何,改革最高法院提名機制之呼聲,將愈來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