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來愈多本地大小企業參與初創培育計劃,例如港鐵、新世界集團、南豐集團,以及太古集團等等,都在大搞初創育成計劃來衝擊現有企業文化;加上原本已經做了很多基層工作的數碼港、科學園、Cocoon和Betatron等。
本地初創現在可以爭取的資源不少,而且配對的創投基金投資方也很多,新進場的基金經理人背景也愈來愈多姿多彩,五花八門。現在做天使輪創投的朋友慨嘆,香港初創項目不夠多、不夠大,競爭卻非常大!
有馬來西亞朋友在吉隆坡搞初創,搞了三年多,技術團隊紮實,但比較難爭取到創科項目實踐機會,變得老鼠拉龜,天使投資人也沒有想像那麼多。
今年拉動了中國投資者,變成被要求做其他市場,公司內部配置及方向也因此而被改動了。朋友用羨慕的眼神來看香港初創培育環境,他們看到的是資源配套,市場機遇,也有衝出國際的機會。
反過來,我看重的是搞初創的視野。香港彈丸之地資訊爆炸,有機會看到世界性的市場痛點,只要下苦工多花點想像力,不要自困於七百萬人的市場,配合我們擁有的核心優勢,搞個走向國際的初創企業還是有機會的。
本地數碼營銷方案公司CMRS集團董事總經理